八仙嶺山火倖存者張潤衡言論成焦點 陳芷菁12字回應引爆網民論戰

最新娛聞

廣告

近日TVB節目《真相.猜.情.尋》重新報道1996年八仙嶺山火慘劇,豈料竟惹來軒然大波。資深主持陳芷菁在社交媒體發文回顧當年訪問山火受害人張潤衡的經歷,並以12字作結,卻意外引發網民激烈討論。
八仙嶺山火 倖存者張潤衡 近日TVB節目《真相.猜.情.尋》重新報道1996年八仙嶺山火慘劇。(圖片來源:TVB)
近日TVB節目《真相.猜.情.尋》重新報道1996年八仙嶺山火慘劇。(圖片來源:TVB)

張潤衡斥節目組八仙嶺大火報道斷章取義 TVB高層發聲明代方東昇回應

陳芷菁貼文引爆網民情緒

陳芷菁日前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一張珍貴照片,回憶起當年在《今日VIP》節目中訪問八仙嶺山火幸存者張潤衡的經歷。她在文中寫道:「好多謝吳家樂給我這張照片,無限回憶湧上心頭。《今日VIP》是一個很好的節目,讓我訪問到很多不同行業,不同經歷的嘉賓。」

八仙嶺山火 倖存者張潤衡 陳芷菁回憶起當年在《今日VIP》節目中訪問八仙嶺山火幸存者張潤衡的經歷。(圖片來源:Threads)
陳芷菁回憶起當年在《今日VIP》節目中訪問八仙嶺山火幸存者張潤衡的經歷。(圖片來源:Threads)

重溫2009年專欄揭示訪問細節

陳芷菁曾在2009年11月的報章專欄中詳細記錄了這次訪問。當時張潤衡年僅十二歲左右遭遇山火意外,全身六成地方被燒傷,右眼失明,左眼視力也開始衰退,右手指頭缺失,左手活動受限。經過超過一百次手術後,張潤衡奇跡般生存下來,但前路比一般人更加艱難。陳芷菁在專欄中讚揚張潤衡沒有因可怕經歷而自怨自艾,獨自在美國完成心理學學位,回港後在中文大學攻讀社會學碩士,準備投身社工行業。

八仙嶺山火 倖存者張潤衡 當時張潤衡年僅十二歲左右遭遇山火意外。(圖片來源:TVB)
當時張潤衡年僅十二歲左右遭遇山火意外。(圖片來源:TVB)

張潤衡堅強經歷成勵志典範

陳芷菁在當年的訪問中深深感受到張潤衡的意志力、堅強和樂觀態度。2019年9月,張潤衡獲頒「傑出青年獎」,再次成為公眾焦點。陳芷菁在專欄中寫道:「比起很多人對自己前路充滿着投訴和埋怨,衡仔絕對是眾人學習的對象。每個人都會有過去,亦會有缺陷,只要自己看得起自己,肯將過往的不快事轉化為力量,幫到自己之餘,亦能感染到很多站在盲點的朋友。」

八仙嶺山火 倖存者張潤衡 2019年9月,張潤衡獲頒「傑出青年獎」。(圖片來源:蘋果日報YouTube截圖)
2019年9月,張潤衡獲頒「傑出青年獎」。(圖片來源:蘋果日報YouTube截圖)

網民狠批陳芷菁言論不當

然而,當陳芷菁在貼文中以「放下,再前行。明天才可以更好!」作結時,卻意外觸發了網民的敏感神經,立即在評論區引起論戰。不少網民直言「放下」說法過於輕率,對受害人及家屬並不公道,質疑公眾人物憑甚麼評論別人經歷與情緒,更指有些人未經歷慘劇,「不應勸人放下」:「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你問過,但你無了解過,唔好抽水。」、「要幫佢洗白?即係你都覺得真相唔重要?」、「6條人命(計埋受事件影響輕身嘅譚生),今日仍欠死者及其家人一個道歉,叫人放下,難聽過粗口。」更有網民狠批:「教人放下,好容易講,但你真心行過嗰路未?」、「身分唔夠資格叫人放下,係唔知點解我又諗起百萬富翁答案:我讀 drama 啦!」

另有網民質疑陳芷菁表達不清

另一方面,也有網民指出陳芷菁的表達存在問題,質疑她所說的「放下」是針對誰。有網民提到:「放下再前行?你係同卡碧講,定同死咗個女嘅媽媽講?」、「邊個放下啊?你話卡碧衡放下定係叫死咗仔女嗰啲屋企人放下?定叫香港人放下?」。部分網民則指出:「有些真相,縱事隔多年,還是要查出因由,才可以告慰死者在天之靈,讓無辜的受傷者及其家人釋懷,令社會引以為戒。」

八仙嶺山火 倖存者張潤衡 (圖片來源:Threads)
(圖片來源:Threads)

圖片來源:Threads、TVB資料或影片來源:原文刊於新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