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究|九成病人盤尼西林過敏標籤屬錯誤 轉二線藥物膝關節手術感染風險增五倍 推過敏評估服務
港大醫學院今日(20日)公布最新研究發現,若病人被錯誤標籤為對盤尼西林或β-內酰胺抗生素過敏,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後出現嚴重人工關節感染的風險會大幅增加。研究指相關病人術後感染風險比一般患者高三倍,而盤尼西林過敏標籤更是獨立風險因素,感染機率可增至五倍。為應對問題,港大醫學院推出全港首個藥劑師主導的盤尼西林過敏評估先導服務,協助病人更正錯誤過敏標籤,提升用藥安全。研究結果已刊於《The Bone & Joint Journal》。
九成過敏標籤或屬錯誤
盤尼西林及相關的β-內酰胺抗生素是治療細菌感染的重要藥物,但若病人被標籤為過敏,往往會被處方療效較差、風險更高的替代藥物。本港約有2%人口(逾14萬人)帶有此類標籤,但過往研究顯示多達九成屬錯誤。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内科學系風濕及臨床免疫科主管兼臨床助理教授李曦醫生指出,部分錯誤標籤源自病人兒時皮疹反應,或因外地不當皮膚測試而記錄下來,結果影響病人日後接受最佳治療,特別在大型手術如膝關節置換時風險更高。
錯誤標籤令感染風險倍增
研究分析1993至2021年間在瑪麗醫院進行的逾4,700宗膝關節置換手術數據,結果顯示被標籤為盤尼西林過敏的病人,術後感染風險為一般患者三倍;若將過敏標籤視為獨立因素,感染風險更上升至五倍。這不僅與病人須使用二線抗生素、延長住院、死亡率上升及醫療費用增加有關,更可能導致多重抗藥性問題。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張文康醫生表示,這是本港首個大型實證,證明錯誤標籤盤尼西林過敏可導致嚴重的後果,不僅危及生命,病人還可能需要進行額外手術、長期使用抗生素,對醫療系統構成沉重負擔。
圖片來源:港大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