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罕病日|女兒患罕見病母陷絕境 獲醫護悉心支援:抗病之路不孤單
感恩的時刻:病友向醫護獻上心意
分享會上,多位病友及家屬向在場醫護送上寫滿心意的感謝卡,表達他們對醫護在診斷、治療與日常照顧上的專業與無私付出的深切謝意。病友們的心聲令不少醫護動容,有醫生坦言:「我們只是做好醫生的本份,沒想到對病人原來有這麼深遠的影響。」他們表示很難得有機會以這種形式直接聽到患者家屬的分享,感受病患家庭的真情,亦更堅定了他們繼續努力的初心。

「五福齊備」:罕盟會長感謝社會多方支持
罕盟會長亦於活動中分享了他心目中的「香港病人五福」:擁有先進醫療設施(如香港兒童醫院)、專業又充滿愛心的醫護團隊、逐漸完善的醫療安全網、醫療部門樂於傾聽及回應患者訴求,以及本港地理優勢讓求醫不需長途跋涉。他感謝社會各界多年來對罕病家庭的支持與陪伴,並強調醫患之間的互信與溝通,是建立更好醫療制度的重要基石。
真摯分享:病人家屬講述同行故事
活動中,四位病人家屬動情分享了她們與孩子、與醫護團隊共同走過的艱辛與感動:
Chloe(女兒患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回憶確診時的無助與焦慮,幸得腦神經科團隊伸出援手,提供全面照顧和精神支援,讓她重新燃起希望。她深信,「同行的力量」讓家庭不再孤單,社會的關注和陪伴是他們最重要的依靠。
少玲(兒子患苯丙酮尿症)特別感謝兩位新陳代謝科的醫生,形容他們是她整個家庭的「救星」 – 明白他們在特醫食品問題上的困難,並協助調整兒子用藥和飲食,讓家庭從無助中走出來,重獲力量。
Joyce(女兒患性聯遺傳低磷酸鹽佝僂症)則分享醫生的一句「我會陪你一起想辦法」,令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女兒經歷數次手術後,得到骨科及兒科醫生的悉心醫治,如今已能跳舞實現夢想。醫護不僅治病,更「醫心」。
子祺(威爾遜氏症患者)感激病理科麥醫生一直不遺餘力研究威爾遜氏症,令很多病人受益,並鼓勵他成立病友會幫助更多病友。
延續關愛:從個人關係走向理解需要
分享會最後,亦有醫護人員感謝罕盟多年來協助不同罕病群體成立自助組織,讓他們更了解患者的需要。他們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機會與病人和家屬溝通,攜手建立更有溫度的醫療體系。這場感恩分享會不僅是一次醫患之間的真摯交流,更是罕病家庭與醫護人員互相支持、共同成長的見證。在未來的路上,罕盟將繼續與大家同行,讓愛與希望,不再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