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 前列腺癌 泰山患癌|商台DJ泰山患前列腺癌第4期 擊退90%癌細胞1類食物必戒 排尿難屬警號醫生提2種營養自保

泰山患癌|商台DJ泰山患前列腺癌第4期 擊退90%癌細胞1類食物必戒 排尿難屬警號醫生提2種營養自保

腫瘤及癌症

廣告

泰山(本名曾匡民)除擔任商台主持之外亦經常於Youtube頻道分享烹飪心得,影片廣受歡迎,但近月頻道更新卻明顯減產,狀況令人擔心。近日他在YouTube頻道「泰山自煮」首度承認於今年1月底確診前列腺癌第四期,癌細胞甚至已轉移至盆骨、頭骨、胸骨、膊頭、尾龍骨,並需即時打賀爾蒙針、食標靶藥。

去年尾覺排尿困難 檢查揭患前列腺癌4期

片中泰山解釋頻道過去半年新片數量驟減,其實是因為去年12月察覺排尿困難,求醫後隨即發現前列腺異常硬化。經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檢測發現結果高達57(正常值為4或以下),隨後經過多種深入檢查,確認病情已是前列腺癌第4期,癌細胞已有擴散。

泰山 前列腺癌 (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泰山指確診後立即開始荷爾蒙治療,包括荷爾蒙注射和標靶藥物。儘管確診時正值農曆新年,他仍迅速於2月初展開化療,並在5月底前完成6次療程;至6月他又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10次電療,

「隔一、兩日就要做,做完電療好攰,真係拍唔到片。」

歷多次電療化療 擊退90%癌細胞「與癌共存」

患癌消息令人憂心,但可幸的是泰山經過多次化療後,體內90%的癌細胞已被清除,顱骨和胸骨的癌細胞也已消失,PSA指數已從最初的57降至0.8,遠低於正常值範圍可見顯示治療效果顯著。他目前正接受中醫腫瘤專家的輔助治療,以期清除殘餘癌細胞。

「而家可以話係被控制之下,與未瞓醒嘅癌細胞一齊共存。」

泰山 前列腺癌 (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回顧這段抗癌歷程,泰山直言起初相當悲觀,曾想「我係咪就咁玩完」、「睇唔到自己細路大,唔可以同泰嫂一齊老落去,唔捨得屋企人」。然而作為一位基督信徒,泰山亦有感在信仰中獲取力量,甚至在經過多次電療化療後亦未見減磅,身形仍見圓潤,並預告即將會重投工作。

持續抗癌必須戒糖 樂觀心態亦關鍵

泰山強調現在必須嚴格控制飲食,包括戒糖、多食蔬菜並逐步恢復運動,提升體能。他又呼籲朋友多做運動,最重要是即使患癌都要保持樂觀心態:

「活好每一日,個人放鬆啲、脾氣少啲大方啲,笑多啲陪屋企人多啲,畀啲耐性身邊所有人。」

泰山 前列腺癌 (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香港外科護理學院院長兼泌尿外科顧問護師杜海柱接受《日日健康》醫聊室訪問時指出,前列腺癌早期多數無明顯症狀,需依賴檢測及早發現。他強調,高危群體應特別注重預防與定期檢查,以降低患病風險。

前列腺癌早期有哪些症狀?

杜海柱表示,前列腺癌早期沒有特定症狀,一些患者甚至毫無異常。部分前列腺癌患者可能伴隨前列腺增生情況,導致以下徵狀:

  • 排尿困難:感覺尿液排不盡,或有排尿次數增多的情況。
  • 膀胱過度活躍:包括尿頻、尿急,甚至急迫性尿失禁。

哪些男士較大機會患上前列腺癌?

杜海柱指出,以下男性群體的患病風險較高:

  • 年齡因素:60歲以上男士風險顯著上升
  • 家族遺傳史:若父親或兄弟在年輕時患上前列腺癌,個人風險會增加2至3倍
  • 超重或肥胖:研究顯示,超重的男士患晚期前列腺癌的風險更高

哪些因素或生活習慣會增加前列腺癌風險?

杜海柱提到,部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增加前列腺癌風險,例如:

  • 缺乏運動:導致身體超重或肥胖,增加患晚期前列腺癌的風險。
  • 高脂肪飲食:攝取過多飽和脂肪與前列腺癌風險相關。
  • 番茄紅素攝入不足:番茄紅素被證實有助降低風險,建議多吃熟番茄、杏、西瓜等富含番茄紅素的食物。
  • 大豆黃酮攝取不足:建議多攝取大豆、毛豆、十字花科蔬菜等食品,有助降低患病風險。

小便後滴尿是前列腺癌症狀?

杜海柱明確表示,前列腺癌早期並無特定小便症狀,小便後滴尿並非判斷是否患癌的可靠指標,建議有相關症狀者應尋求專業診斷。

番茄有助預防前列腺癌?

蕃茄含有豐富的番茄紅素,已有研究證明它能夠降低前列腺癌的風險。然而,目前並沒有一級證據或隨機對照試驗能夠確定番茄紅素對預防前列腺癌的效果。因此,雖然多吃蔬菜和水果對健康有益,但不能單純依賴番茄來預防前列腺癌。

圖片來源: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