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倒流|胸悶、頭暈以為心臟病 生活壞習慣恐致胃酸倒流 病徵+預防方法拆解

胃酸倒流|胸悶、頭暈以為心臟病 生活壞習慣恐致胃酸倒流 病徵+預防方法拆解

腸胃保健

廣告

一名30歲張小姐早前因為覺得胸悶、心悸、頭暈,原以為是心臟疾病,就醫後心臟科醫師安排相關檢查無異狀,於是轉介肝膽腸胃科安排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發現是胃酸倒流(胃食道逆流)惹的禍。

胃酸倒流目錄

生活壓力過大、緊湊 易造成胃酸倒流

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也是肝膽腸胃科專家表示,現代人生活節奏較為快速、工作壓力大,飲食精緻化、熬夜吃消夜等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越來越多人有胃酸倒流的問題,常見症狀除了典型的胸口灼熱、胃酸逆流之外,胸痛、吞嚥困難、咽喉有異物感、咳嗽、清喉嚨等症狀都有可能是胃酸倒流的表現。

中醫胃酸倒流 脾胃虛弱、情志影響、飲食不節所致

除了西醫,中醫在胃酸倒流的治療上也是有不錯的效果。南投醫院中醫科賴卉蓮醫師表示,就中醫觀點,胃酸倒流發病原因可能有脾胃虛弱、情志影響、飲食不節等。脾胃虛弱的人因先天體質不好或是過勞導致脾胃功能受損而發病。

常見患者心情鬱悶或易怒傷肝而導致氣機阻滯,影響脾胃消化而發病。或者患者飲食不節,偏食肥甘厚味、煎炸、黏膩等難消化食物,或過飢過飽損傷脾胃而發病。

治療胃酸倒流 藥物+按摩缺一不可

在治療上,賴卉蓮醫師表示,除了使用直接制酸的藥物以外,常加以健脾及滋養胃陰的中藥來修復胃黏膜,再針對產生胃酸逆流的原因加以治療,如情志鬱悶加以疏肝理氣;飲食不節過飽或食積者加以消食;過食生冷者加以溫補脾胃等來改善病症;除了藥物治療以外,也可經由按摩內關穴及足三里穴來預防保健。

預防改善生活飲食習慣重要

生活習慣的調整也很重要,賴卉蓮醫師提醒,應保持三餐定時定量、少吃易生痰或促進胃酸分泌的食物(如柑橘類、番茄、辛香料、碳酸汽水、及甜點蛋糕巧克力等)、少吃難消化的食物(如糯米製品)等減輕脾胃的負擔,情緒保持穩定有適當的抒發管道,規律運動,避免經常熬夜、抽菸、喝酒、吃宵夜等,都是可以預防胃酸倒流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