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味料|天雨+高溫調味料易有致癌物 5類調味品必須冷藏 瓶口1種情況應即棄用
廣告
近日本港天氣不穩,日前更是暴雨連場,高溫加上濕度高特別容易令調味料發霉。有醫生提醒,豉油樽瓶口經常會出現白色污垢,這種情況其實顯示調味料經已發霉,照食極可能傷害肝腎健康,提醒大家特別注意調味料保存方式。
豉油蠔油樽口有白色污垢或已發霉
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在社交平台發文指,許多人誤以為調味料不會變質,甚至認為放得越耐越香;事實上一旦開封後接觸空氣,霉菌就可能入侵,尤其是豉油、蠔油、黃豆醬、番茄醬等營養豐富的調味料就更容易滋生霉菌。
低鹽無防腐劑或更易變壞
黃醫生續指,梅雨季節因氣溫及濕度偏高,是霉菌滋生的理想環境。有些消費者可能認為無防腐劑與低鹽產品較為安全,事實上不含防腐劑的產品當然更易發霉;當調味料發霉時,除瓶口可能出現白色絮狀物,還可能產生酸味、霉味、有漂浮物等等,亦可以變得較黏稠或較稀,提醒一旦發現上述情況就應立即整瓶丟棄。
防止調味料發霉5大方法
黃軒提供了五個防止調味料發霉的方法:
- 使用後擦乾瓶口
- 確保蓋子拴緊
- 存放在陰涼乾燥處
- 開封後放入冰箱保存,尤其是無防腐劑產品
- 避免陽光直射及高溫
適當冷藏可減黃麴毒素風險
台灣林口長庚醫院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在《健康零距離》節目中指出,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的調查顯示,開封後未冷藏的調味料和米麵等,可能會發霉並產生一級致癌物黃麴毒素。然而,在攝氏12度以下的環境中,即使發霉也不會分泌黃麴毒素,較不易對肝臟造成傷害。
譚敦慈強調,若調味料瓶身標示「開封後請冷藏」,就必須放進冰箱保存。胡椒、香芹、醬油、味醂、番茄醬等都屬於開封後必須冷藏的調味料,而鹽、糖、醋則不需要冰存。
4大類調味品應放雪櫃
不當儲存調味料容易導致變質,但將所有調味料放入雪櫃也未必合適。香港消委會解釋,部分調味品放入雪櫃後,反而容易因「一冷一熱」而受潮。因此,應根據以下方法分類,將調味料放在適當位置。以下是四大類共約12款建議放入雪櫃的調味料:
調味料種類 | 例子 | 儲存建議 |
---|---|---|
調味醬汁 | 1.蠔油、叉燒醬、燒汁、調味糖漿等 | 因水分含量高且糖鹽濃度不足以控制微生物生長,開封後應冷藏保存以保持品質。 |
調味品 | 2.乾燥調味品(乾燥香辛料如五香粉、胡椒粉,粉狀調味料如鹽、糖、蒜鹽、雞粉、生粉等) | 取出後遇暖空氣易受潮,應放密封器皿內並保存於陰涼乾燥處。 |
3.豉油 | 含鹽量高不易變壞,建議存放於陰涼乾燥場所。若不常用或春夏室溫偏高,可冷藏。 | |
3.食油 | 不飽和脂肪易氧化,冷藏可延長新鮮期,但部分食油會凝固。建議用深色玻璃瓶存放於陰涼乾燥處,2個月內用完。 |
未必需要冷藏調味品
酒、醋和茄汁等調味品的酸性能抑制微生物生長。高濃度的酒和醋存放於陰涼處不易變壞,但某些風味酒和醋可能加入了其他食材,降低了酒精濃度或酸度,開封後最好冷藏。茄汁產品雖然以易變壞的番茄為原料,但因含天然酸性,存放於室內陰涼的地方仍能保持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