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張西望 何伯

AI神還原《東張》「何太」真目面 被質疑係專業騙子 街坊踢爆4大秘密!

最新娛聞

廣告

東張西望》早前報導了76歲的何伯與比他年輕30歲的內地婦人閃婚,何伯對這位何太非常慷慨,不僅送上了鑽戒和名貴手錶,還在認識一個月後,便準備按照何太的指示提取100萬元來投資生意。不過何伯後來發現,他的小女兒已經提前將他們聯名戶口中的450萬元以本票形式提取出來,致與子女的關係陷入僵局,更搞到要「報東張」討回公道。事件隨即引起全城熱議,不少網民好奇何伯新何太真面目,更試用AI還原!

關注組AI重組「何伯、新何太」真面目!

由於節目播出後關於何伯及新何太的背景愈揭愈多,《東張》節目為保護當事人,全程對何太的真面目只能打格處理,然而事件已涉及公屋富戶的討論,不少網友「見義勇為」,出動AI技術模擬出何太除罩後的真面目,脫去口罩到底係喊定笑?請看AI的演算法如何演繹:

東張西望 何伯 不少觀眾都指出「新何太」體形和臉形似足阮兆祥,期待他能在福祿壽節目模仿,他在商台節目中表示收到大家的訴求,表示盡量安排希望趕得及在最新一集惡搞這新聞熱話!(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不少觀眾都指出「新何太」體形和臉形似足阮兆祥,期待他能在福祿壽節目模仿,他在商台節目中表示收到大家的訴求,表示盡量安排希望趕得及在最新一集惡搞這新聞熱話!(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東張西望 何伯 AI的模擬圖,推測新何太笑臉迎人的表情!(圖片來源:網上圖片,非當事人)
AI的模擬圖,推測新何太笑臉迎人的表情!(圖片來源:網上圖片,非當事人)
東張西望 何伯 不同角度截圖所見的何太,AI 都有不同演繹,所以只屬參考,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不同角度截圖所見的何太,AI 都有不同演繹,所以只屬參考,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東張西望 何伯 AI連何伯的面相也推測出來,網友笑指「有少少似周杰倫」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AI連何伯的面相也推測出來,網友笑指「有少少似周杰倫」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街坊爆料何太真實身份 4大背景大揭秘!

近日有街坊爆料新何太最新動向,消息指她目前已離開香港返回大陸, 有人更認為她並非普通女人,是一名非常專業的騙子。爆料者更透露新何太的背景, 網民紛紛表示「唔簡單」。根據網民的爆料,有人聲稱何太最近返回內地,但目前還沒有消息是否有何伯同行。

第1. 虛報年齡!原來仲要後生啲?

原來,何太聲稱自己46歲,但實際上只有43歲,並且在內地有一名20多歲的兒子。

東張西望 何伯 何伯與新何太兩人認識不久後,便提出結婚的想法。「同佢行密咗,發生咗啲關係,就決定結婚。」(圖片來源:《東張西望》)
何伯與新何太兩人認識不久後,便提出結婚的想法。「同佢行密咗,發生咗啲關係,就決定結婚。」(圖片來源:《東張西望》)

疑點2. 何太已兩度結婚 何伯係第三手

何太的第一次婚姻發生在內地,婚後生有一子。離婚後,何太來港再認識第二任丈夫,何伯是第三手!

東張西望 何伯 新婚禮物鑽戒又有勞(圖片來源:《東張西望》)
新婚禮物鑽戒又有勞(圖片來源:《東張西望》)

疑點3. 靠第二任老公拎身份證離婚後獲公屋

何太第二任丈夫是擁有香港身分證的中年男人,對方的年紀較上一任輕, 婚後也順利在七年後取得香港身分證,然後離婚,再申請輪候公屋,現時所居住的公屋就是從第二度離婚後獲取的, 據悉居所位於屯門區。

東張西望 何伯 飲湯飲出真感情(圖片來源:《東張西望》)
飲湯飲出真感情(圖片來源:《東張西望》)

疑點4. 靠炒散度日以避開審查

很多網民質疑全身、全屋名牌的新何太擁有公屋之餘,還能避免各種審查。根據街坊爆料指,她一直是打散工(俗稱「炒散」)的,並以現金出糧,主要在屋村商場檔口工作, 故經常在街市內出現。後來結識了何伯,「睇中」他有錢,並以「煲湯」的方式迷倒何伯,最後第三度結婚。

東張西望 何伯 淡紫色的Birkin 25 鱷魚皮喜馬拉雅手袋,有網民估計如果是真貨,市值數十萬起跳。(圖片來源:東張西望截圖)
淡紫色的Birkin 25 鱷魚皮喜馬拉雅手袋,有網民估計如果是真貨,市值數十萬起跳。(圖片來源:東張西望截圖)

東張何伯︳眼利網民揭何太豪晒近37萬首飾 仲有Hermès包包

東張西望 何伯 東張西望何伯 東張西望 新何太遭網民起底。(圖片來源:Facebook群組@大埔 TAI PO)
東張西望何伯 東張西望 新何太遭網民起底。(圖片來源:Facebook群組@大埔 TAI PO)

公眾對真相的追求 希望《東張西望》能夠進一步調查

面對這些指控,不少網民表示這只是一方之詞,並希望《東張西望》能夠進一步調查,以釐清真相。何伯與何太的故事,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人們期待能夠了解到事件的全貌。

撰文:東方新地圖片來源:網上圖片、《東張西望》、Facebook群組@大埔 TAI PO資料或影片來源:原文刊於NewMon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