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骨科權威梁秉中轉攻中醫 寄語香港人追求完美做到最好

最新娛聞

廣告

80歲醫學權威梁秉中教授昨晚在ViuTV節目《馬時亨.獅子山精神》中,首度詳述自己從西醫骨科權威轉向中醫研究的心路歷程。這位在醫學界奉獻超過半世紀的教授,坦言西醫雖然效果快速,但仍有不足之處,因此決定在2000年毅然轉向中醫學研究。他的轉變不僅震撼醫學界,更為香港中西醫結合治療開創新局面。

梁秉中肺癆家族史推動從醫路

梁秉中教授在節目中回憶起年幼時期,當時肺癆在社會上極為盛行,他的家人都深受影響。幸好最終家人透過西醫治療成功康復,這個經歷令他的父親強烈推薦他學習西醫。1961年,梁教授成功加入香港大學醫學院,從此踏上醫學之路。在大學期間,他積極參與校內事務,更參加「關懷行動」,為偏遠地區提供免費醫療服務,建立康復站提供手術和診症等服務,展現出濃厚的社會責任感。

梁秉中骨科專業獲國際認可

梁教授的職業生涯從普通外科開始,隨後轉向開胸、腹部手術,最終專注於骨科領域。轉學習骨科的契機源於當時麻風病盛行,許多病人身體都出現嚴重畸形情況,他的專業能力因此受到大學高度重視。憑藉出色表現,他更獲得獎學金前往蘇格蘭進修,成為香港大學矯形及創傷學系的創系教授,在西醫骨科領域建立了不可撼動的權威地位。

80歲教授坦言西醫不足轉攻中醫

研究西醫學大半生後,梁教授於2000年作出驚人決定,轉向中醫學研究。他在節目中坦言:「西醫雖然效果快,但仍有不足之處。」因此決定致力於研究中醫,希望能夠補充西醫的不足,從而為病人提供更全面的治療方案,有效降低復發機會。除了深入研究中醫理論,梁教授還在香港中文大學建立了規模龐大的藥園區,種植超過500種中草藥,讓大眾能夠更深入認識中醫藥文化。

網民大讚醫者仁心精神可敬

節目播出後,網民紛紛留言大讚梁教授的醫者仁心精神。有網民留言表示:「80歲仍然咁有心研究醫學,真係好敬佩!」另有觀眾寫道:「中西醫結合係未來醫學發展方向,梁教授真係有遠見。」不少年輕醫護人員亦在社交平台分享節目片段,表示要以梁教授為榜樣,將每一件事都做到接近完美的境界。馬時亨在節目中開玩笑問他有沒有服用中藥時,梁教授幽默回應:「未需要,暫時都未有事。有咩事都會食西藥先,因為效果快,但係好似保養呢啲,中藥會比較好。」

梁秉中 馬時亨獅子山精神 節目主持馬時亨(圖片來源:ViuTV)
節目主持馬時亨(圖片來源:ViuTV)
梁秉中 馬時亨獅子山精神 節目嘉賓現任中醫中藥研究所臨床研究中心總監梁秉中教授(圖片來源:ViuTV)
節目嘉賓現任中醫中藥研究所臨床研究中心總監梁秉中教授(圖片來源:ViuTV)
梁秉中 馬時亨獅子山精神 梁教授回憶起自己年幼時,肺癆在社會上盛行,導致他的家人都受到影響。(圖片來源:ViuTV)
梁教授回憶起自己年幼時,肺癆在社會上盛行,導致他的家人都受到影響。(圖片來源:ViuTV)
梁秉中 馬時亨獅子山精神 梁教授加入香港大學後,積極參與校內事務。.jpg(圖片來源:ViuTV)
梁教授加入香港大學後,積極參與校內事務。.jpg(圖片來源:ViuTV)
梁秉中 馬時亨獅子山精神 梁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建立了藥園區,種植超過500種中草藥,讓大眾能夠更好地認識中醫。(圖片來源:ViuTV)
梁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建立了藥園區,種植超過500種中草藥,讓大眾能夠更好地認識中醫。(圖片來源:ViuTV)
梁秉中 馬時亨獅子山精神 藥園區還正研究魚菜共生項目,利用養魚的水循環來種植蔬菜,以比較傳統耕種和水耕對中藥植物的影響。(圖片來源:ViuTV)
藥園區還正研究魚菜共生項目,利用養魚的水循環來種植蔬菜,以比較傳統耕種和水耕對中藥植物的影響。(圖片來源:ViuTV)
梁秉中 馬時亨獅子山精神 在參觀藥園區時,馬時亨開玩笑問他:「你有冇食中藥㗎?」(圖片來源:ViuTV)
在參觀藥園區時,馬時亨開玩笑問他:「你有冇食中藥㗎?」(圖片來源:ViuTV)
梁秉中 馬時亨獅子山精神 梁教授為偏遠地區提供免費醫療服務,建立康復站,提供手術和診症等服務。(圖片來源:ViuTV)
梁教授為偏遠地區提供免費醫療服務,建立康復站,提供手術和診症等服務。(圖片來源:ViuTV)
梁秉中 馬時亨獅子山精神 梁秉中教授寄語香港人,能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將每一件事做到接近完美的境界。(圖片來源:ViuTV)
梁秉中教授寄語香港人,能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將每一件事做到接近完美的境界。(圖片來源:ViuTV)
梁秉中 馬時亨獅子山精神 作為矯形及創傷學系的創系教授研究西醫學大半生後,梁教授於2000年轉向中醫學。(圖片來源:ViuTV)
作為矯形及創傷學系的創系教授研究西醫學大半生後,梁教授於2000年轉向中醫學。(圖片來源:ViuTV)

圖片來源:ViuTV資料或影片來源:原文刊於新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