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現代食物營養密度低 6種營養素醫生建議補充 穩血糖抗氧化養眼護骨
廣告
不少人都有服用保健品或營養補充劑的習慣,但市面上充斥各種產品,甚至有部分保健品過量服用反而傷身,一般人未必能夠正確選擇。台灣有醫生就分享自身常用的保健品清單,並簡單講解保健品的挑選及使用原則,供有需要人士參考。
醫生指現代食物營養密度低 難滿足生理需求
綜合台灣傳媒報道,當地家醫科醫生陳君琳指,理想情況下應從食物中獲取足夠的營養,但她指出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及食物的營養密度均有所下降,但靠飲食已難以滿足最佳生理需求。
她引述研究結果表示,現今椰菜裡面的維他命C及植化素含量均不如以往,這可能與土壤及肥料的使用有關,再加上許多人難以每日食足5份蔬果,故此適量補充營養品對大多數現代人而言均屬有需要。
基礎營養策略大部分人適用
陳君琳分享了她所補充的營養品,這些「基礎營養」保健食品適用於大多數人:
- 維他命C:對於提升免疫力、養顏美容及骨質健康都不可或缺,一般建議每日攝取500到1000毫克。
- 綜合維他命:方便使用,但缺點是「甚麼營養都有,但全部不足夠」,尤其是鈣、鎂、維他命C等體積較大的營養素,很難全部放入一粒藥丸中,建議仔細查看成分,確認含量。
- 鈣、鎂:這兩種礦物質體積龐大,建議參考包裝,達到完整劑量攝取。
- 鉻、鋅、硒等微量元素:針對血糖穩定(鉻)、免疫功能(鋅)及抗氧化(硒)等不同需求,陳君琳會輪替補充,並建議透過定期檢測來了解體內含量,確保供需平衡,避免盲目補充。
由飲食吸收營養仍是首選
陳君琳雖然分享了多種營養補充品,但她仍鼓勵大家優先從食物中獲取所有營養;如食物攝取不足或有特殊營養需求時,合理地服用保健品確實可幫助身體「順利運作」、改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