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脊椎感染

認識脊椎感染

筋骨痛症
脊椎是我們身體的重要支柱,不但支撐整個身體,同時亦保護神經,讓我們可以直立行走。雖然脊椎感染不算常見,但由於早期症狀不太明顯,因此較容易被忽略或誤診。一旦拖延了治療,在感染後期才處理,有機會破壞神經及脊椎結構,導致脊柱變形及甚至癱瘓。

感染如何發生?

脊椎感染最常見的病原體為金黃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肺結核桿菌亦在香港較常見。病菌通常經血液進入脊椎或附近的感染,如尿道感染入侵脊椎;或經一些脊椎穿刺程序引致部位感染,包括椎體骨髓炎、椎間盤炎、硬膜外膿腫等。

患者可能有持續背痛、頸痛、發燒、體重減輕,甚至上下肢無力及大小便失禁。而糖尿病人、腎病患者、癮君子、長期使用類固醇,或有接受脊椎植入物手術患者,都是脊椎感染的高危一族。

檢查及治療

醫生會透過抽血檢查發炎指數(如白血球、丙種反應蛋白(CPR)及血液種菌),以及利用磁力共振掃描,確認受感染位置及嚴重程度。為了確定感染病原,亦可能需要透過電腦導引抽取組織作化驗。

一般情況下,抗生素治療需持續六至八星期;若是感染肺結核,療程需長達六至十二個月。如患者的脊椎出現膿腫、神經受到壓迫、藥物治療無效或脊椎不穩,則可能需透過手術治療,如進行清創、減壓及內固定融合手術。

真實案例分享

一名58歲有慢性濕疹及糖尿病患者,並長期使用類固醇。他出現腰痛及雙腿無力兩星期,經檢查及磁力共振掃描後發現,腰椎L2/3節有感染跡象,尿液培植有金黃葡萄球菌。使用了兩週抗生素,臨床沒有好轉,最後患者接受了清創手術及完成八週抗生素療程。雖然將感染清除,但仍留下永久的脊柱側彎。

如有任何疑問,應儘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選出適合的治療方案,以免情況進一步惡化。

骨科專科醫生孫子敬醫生(圖片來源:香港浸信會醫院)
骨科專科醫生孫子敬醫生(圖片來源:香港浸信會醫院)

專欄:浸醫與您

撰文:骨科專科醫生孫子敬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