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敏感治療|中大改良中醫藥方 4成鼻敏感患者明顯好轉 服藥4周即見效
鼻敏感治療目錄
25%港人患過敏性鼻炎 學童患病率近半
過敏性鼻炎是由免疫系統對致敏原過度反應所致,主要症狀包括打噴嚏、鼻塞、鼻癢、流鼻水及眼部痕癢,由於病情反覆發作,對患者日常生活、睡眠及工作表現構成困擾。有研究指出,香港約有25%人口患有過敏性鼻炎,學童的患病率更高達50%。
中大醫學院中醫學院院長林志秀教授指出,從中醫角度來看,過敏性鼻炎與肺脾腎功能失調有密切關係。若屬肺脾氣虛弱,症狀包括:疲倦、氣短、納差及大便溏爛等,醫師多處方玉屏風散方劑,有助患者益氣固表,增強免疫力。

「玉屏風散加味」方劑成分一覽
中大醫學院中醫學院講師陳錦良博士指出,新方劑「玉屏風散加味」由黃芪、防風、白朮、辛夷花、炒蒼耳子、赤靈芝、桔梗、白鮮皮及蟲草菌絲粉等中藥材組成,更適合一般過敏性鼻炎患者。研究團隊於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招募58名過敏性鼻炎患者,採用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方式進行試驗。

參加者每日服藥兩次,持續八星期,並於第4、8、12及16周進行臨床評估。研究以總鼻症狀評分(TNSS)及鼻結膜炎生活質量問卷(RQLQ)評估療效,兩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平均接近八成。
患者第4周已見效 無明顯副作用
研究顯示,「玉屏風散加味」組在TNSS總分的改善幅度較安慰劑組高出42%,在噴嚏、鼻塞、鼻癢及流鼻水等症狀方面均見進步。至於生活質素方面,近四成受試者在第四周起已感顯著提升,療效可維持至第16周。
研究亦針對中藥的安全性進行評估,為參加者檢查肝腎功能及記錄不良事件。結果顯示,接受「玉屏風散加味」治療的參加者未出現肝腎功能損害,亦無明顯不良反應。
20年患者見證療效
年約六旬的唐小姐分享其經歷,指自2003年起突然患上鼻敏感,至今已逾二十年,形容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不停打乞嗤、流鼻水,流鼻水可以快到拎唔切紙巾!」部分日子更會出現嗅覺喪失及聲音沙啞的情況。
多年來,她曾嘗試不同療法,包括服用蟲草、針灸及西藥,但成效不明顯。直至參與中大中醫學院的臨床研究,接受「玉屏風散加味」治療後,鼻敏感情況明顯改善,「少咗乞嗤,同埋冇咩副作用。」即使在實驗期完結後停藥,藥效仍維持約兩至三個月。
林志秀教授稱,「玉屏風散加味」作為過敏性鼻炎治療方案,具良好療效及安全性。患者在八星期治療後,鼻敏症狀及生活質素均有明顯改善,而且透過中藥調理體質,有助減少停藥後的復發情況,為過敏性鼻炎患者提供創新性的治療方法。此項研究成果已於國際學術期刊《Chinese Medicine》發表,為過敏性鼻炎治療提供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