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來酒店四屍命案|抑鬱患者極端念頭或突如其來 心理學家籲「少啲批評、多啲聆聽」

悅來酒店四屍命案|抑鬱患者極端念頭或突如其來 心理學家籲「少啲批評、多啲聆聽」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荃灣悅來酒店日前發生四人倫常命案,一名海關督察涉因情緒病困擾,弒妻殺子後墮樓身亡。事件震驚社會,亦再度引發對精神健康的關注。臨床心理學家張傳義指出,抑鬱症或於短時間內急劇惡化,患者可能出現極端甚至扭曲的念頭。他呼籲大眾勿低估病情,應以「少啲批評、多啲聆聽」方式關懷患者,及早陪同求醫,避免悲劇重演。

專家:勿低估抑鬱症影響 極端念頭或突如其來

涉事男子為海關督察,自今年5月起休假,至本月以私人理由辭職,原計劃與家人移民英國,惟因幼子腳患需手術而延遲行程。男死者患有情緒病,生前曾經求醫。

案件引起社會對情緒病廣泛關注,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香港心理學會候任會長張傳義今日(29日)在電台節目表示,抑鬱症會削弱患者的抗壓能力,尤其面對重大生活轉變時,更容易產生極端或扭曲的想法。張傳義指出,抑鬱症患者的情緒狀況可能在短時間內急劇惡化,尤其遭遇突發事件時,或會出現「旁人難以理解」的念頭,例如認為無法照顧家人,「不如一齊離開」等極端想法。

他指出,並非短暫不快就等同抑鬱症,但若個人突然出現極度疲倦、對事物失去興趣、思想變得負面,甚至開始交代後事,便要高度警覺。部分患者可能會在言語間流露警號,例如「唔緊要啦,我都仲有幾份保險,都冇所謂啦」。張傳義提醒,這些說話不容忽視,應盡快了解其想法,及早介入。

強調聆聽多於建議 避免批評

對於如何支援患者,張建議「少啲批評、多啲聆聽」,避免急於給予建議或批評。他引述研究指出,主動詢問情緒病患者是否有輕生念頭,並不會增加其自殺風險,反而能讓患者有機會表達內心感受,從而促進介入。若發現親友情緒極度不穩,但拒絕求醫,應先確保對方人身安全,必要時可通知家人或報警將其送院。即使無法親身陪伴,也可透過電話保持聯繫,了解其情況。

男性求診意願低但風險更高

張指出,男性雖然求診意願較低,但並非完全不表達情緒,只是表達方式與女性不同。有些男性可能曾多次透露困擾,惟未獲關注後選擇沉默,導致問題被忽視。他提醒,儘管女性患情緒病的比例較高,男性在出現輕生行為時,使用致命手段的比例較高,致死率亦較女性為高。社會應更重視男性情緒健康,加強支援及早識別高風險訊號。

張傳義強調,情緒病患者最需要的是理解與支持。他擔心今次事件可能對部分有潛在自殺傾向的人產生觸發作用,呼籲社會不要忽視任何精神健康警號,應加強相關教育與介入機制,避免類似慘劇再度發生。

抑鬱症會好嗎?與情緒低落有何分別?注意5類人屬高危 2招跳出情緒漩渦
香港精神科醫生邊個好?公立醫院、私家醫院、診所收費及名單一覽
抑鬱症|身邊人9大行為或抑鬱症警號 醫生:家人3類勸慰說話有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