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51歲陳奕迅患焦慮症要食藥 注意焦慮症7大早期病徵 1分鐘簡易自測心煩易怒屬警號
陳奕迅澳門首映會自爆確診焦慮症
昨晚澳門雖然懸掛黑雨警告,但無阻近7,000名粉絲湧入銀河綜藝館,支持陳奕迅的紀錄電影《FEAR and DREAMS: NOW is the only reality》首映。這部歷時7年製作的紀錄片,赤裸呈現了Eason在舞台光環下的恐懼與焦慮。電影播放期間,全場氣氛隨劇情起伏,時而爆笑,時而傳出啜泣聲。當畫面播放到Eason因壓力巨大,在與歌迷的網上聚會中感觸落淚時,許多觀眾也跟著心碎流淚。連主角Eason本人在台下重溫這些片段時,也忍不住又哭又笑,情緒相當激動,場面令人動容。

陳奕迅親解病情:目前仍有食藥
在映後分享會上,陳奕迅對自己的病情毫不諱言,直面內心掙扎。他透露在杭州站巡演時,情緒病無情來襲,最終確診「焦慮症」。他帶點自嘲地說:「我知道自己有精神病後,也反問自己,下?哈哈哈…現在才有?!」Eason坦言最初很擔心,但經醫生診治後已學會面對,「看了一個很好的醫生,目前仍有吃藥。那些藥沒有多大副作用,不過醫生就認為我最好停下來時才停藥。」他曾嘗試停藥,但身體反應卻不如預期:「明明是睡得很好,明明是心情不錯,但無法控制一些莫名而來的緊張,所以還是決定巡演停了,才停藥。」

7年巡迴壓力爆煲 陳奕迅坦言年紀大:很多事不由得我們控制
這部紀錄片橫跨全球超過180場巡迴演出,記錄了陳奕迅如何與壓力搏鬥。人前總是「大癲大肺」的他,私下對演出要求極度嚴苛,錯一個音符都會跟自己生氣,聲帶稍有不適就想取消演唱會,這些無形的壓力正是引發情緒病的根源。

如今51歲的Eason回看過去,感慨地說:「我會想何必跟人爭拗?何必跟自己鬥氣?這讓自己太辛苦。」他將現在的恐懼歸因於年紀漸長,並學會與自己和解:「我要提醒自己,很多事不由得我們控制,無需驚慌。我準備完成演唱會後,用放假休息的時間跟自己好好相處。」

適量焦慮可提升工作表現 過度焦慮影響日常生活
據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所推行「陪我講Shall We Talk」資料,焦慮症是一系列以過度焦慮或恐懼為主要表徵的情緒疾患,其特點是會過度地擔憂和預期危險即將發生。常見的焦慮症包括有「驚恐症」、「分離焦慮症」、「社交恐懼症」、「特定恐懼症」和「廣泛性焦慮症」等。焦慮症可以對患者造成顯著的困擾並損害其日常生活。
每人每天都會感受到一定程度的焦慮或擔憂。對潛在的威脅感到焦慮與恐懼是與生俱來的自然反應。因焦慮而產生的不安感有助我們避免危險,但是,過多的焦慮感卻會適得其反。「能力表現」跟焦慮感的關係可以用一個倒轉的「U形」去理解。適中程度的焦慮感會改善工作表現;相反,過高的焦慮感會減低工作表現。
約4.2%成年人有焦慮症
焦慮症發病率於不同國家和年齡群組會有所不同。根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2010-2013》,在年齡介乎16至75歲的華裔香港居民當中,廣泛焦慮症的患病率為 4.2%,其他焦慮症的患病率為1.5%。女性與男性患上焦慮症的比例約為 2比1,但社交恐懼症的患病比例並無明顯性別傾向。
分離焦慮症和特定恐懼症大多從童年發病;社交恐懼症大多從青少年或成年早期發病;驚恐症和廣泛性焦慮症大多在成年後較長時間才發病,發病年齡分佈也較廣泛。當然,個別患者的發病年齡也會有所差異。焦慮症的成因涉及遺傳及環境因素。家族病史、童年創傷經驗、父母本身的焦慮表現、生活壓力、缺乏應對困難的技巧等都是造成焦慮症的風險因素。
焦慮症7大早期徵狀
分類 | 主要症狀 |
---|---|
思想與情緒 |
|
身體表徵 |
|
5大類型焦慮症症狀
病徵 | |
---|---|
特定恐懼症 (Specific Phobia) |
|
社交恐懼症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
|
廣泛性焦慮症 (Generalised Anxiety Disorder) |
|
驚恐症 (Panic Disorder) |
|
分離焦慮症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
|
GAD-7量表介紹
GAD-7(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7)是一種簡短的自我報告量表,專門用於評估過去兩週內的焦慮症狀的頻率和嚴重程度。GAD-7是一個有用的篩檢工具,但它不能替代專業的醫學診斷,結果可以用於指示是否存在焦慮症狀,以及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但它不能確定特定的焦慮症類型或提供治療建議。如果GAD-7的得分指示出焦慮症狀的可能性,則應該進一步進行專業的心理評估和醫學評估,以確定適當的診断和治療計劃。
問題 | 完全沒有 (0分) |
幾天 (1分) |
一半以上天數 (2分) |
幾乎每天 (3分) |
---|---|---|---|---|
感到緊張、不安或煩躁 | ( ) | ( ) | ( ) | ( ) |
無法停止或控制憂慮 | ( ) | ( ) | ( ) | ( ) |
過份憂慮不同的事情 | ( ) | ( ) | ( ) | ( ) |
難以放鬆 | ( ) | ( ) | ( ) | ( ) |
心緒不寧以至坐立不安 | ( ) | ( ) | ( ) | ( ) |
容易心煩或易怒 | ( ) | ( ) | ( ) | ( ) |
感到害怕,就像要發生可怕的事情 | ( ) | ( ) | ( ) | ( ) |
將7項的分數相加,得出總分
結果解釋
- 0-4分:沒有/極少焦慮
- 5-9分:輕度焦慮
- 10-14分:中度焦慮
- 15-21分:重度焦慮
簡單的GAD-7心理測驗有助初步評估自己的焦慮程度。要注意即使分數較高亦並不代表一定有焦慮症,具體情況仍需經過醫學診斷。
焦慮症治療方法
焦慮症的治療主要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
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的目的是協助患者建立管理自己問題的能力。治療通常涵蓋「認知」、「行為」及「生理」三個範疇。
藥物治療
通常用於嚴重個案。康復進度因人而異。部份患者的症狀甚至可能在藥物治療初期出現明顯加劇,因此建議與醫生商討治療的細節。如有需要,請盡早諮詢醫生以釋除疑慮及作出適當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