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陰性乳癌|復發擴散化療僅6%見效 ADC藥物反應率高11倍 病人團體促增資助

三陰性乳癌|復發擴散化療僅6%見效 ADC藥物反應率高11倍 病人團體促增資助

腫瘤及癌症
乳癌為本港女性最常見癌症,其中以三陰性乳癌最惡、擴散至其他器官風險最高。然而,若病情出現擴散,目前醫管局安全網內僅提供化療作二線或往後治療,但僅對3%至6%患者有效,且副作用嚴重。相對而言,以ADC藥物作擴散性三陰性乳癌首選二線治療,可大幅提升反應率至35%,較化療高達11倍,有病人團體及醫生促請政府增加ADC藥物資助,讓病人有更佳治療選擇。

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及乳癌病友組織「乳您一起You’reNotAlone」早前訪問70名三陰性乳癌患者,受訪者平均確診年齡為48歲,43%確診後不足一年已擴散。逾9成患者曾接受化療,31%在最近一次化療期間出現嚴重副作用,其中一半需減低劑量或停藥。

復發風險高70% 化療成效僅6%

三陰性乳癌較常出現於年輕婦女,約佔整體乳癌個案十分一。此乳症生長速度較快,復發風險較其他類型乳癌高70%,患者平均確診2.6年後出現遠端復發,速度為其他乳癌兩倍。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蔡浩強表示,若一線化療無效,改用其他化療藥物的有效率僅3至6%,即每33名病人約 1 人見效。

另外,92%患者接受化療亦會出現長遠影響,包括虛弱、四肢疼痛、麻痺等,有 27% 因患病辭去全職工作。即使成效有限、副作用大,73%受訪者仍表示願意接受化療,希望延續生命。

促資助新治療方案 提高患者存活率

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召集人龐朝輝醫生希望政府參考國際指引,資助新一代治療方案如ADC藥物治療,提高患者存活及改善困苦程度。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蔡浩強分享,曾有一名年約35歲患者,於女兒2歲時確診三陰性乳癌,曾接受化療、免疫治療等,仍多次復發,癌細胞更擴散至腦部。蔡醫生建議她接受ADC藥物治療,病情終於受控,相對於接受化療後身體狀況虛弱,患者接受ADC藥物治療期間身體狀況及生活質素良好,有精神及體力接送女兒上學,甚至一同參加幼稚園親子活動。縱使該患者最終仍不敵癌魔,所締造的每段珍貴回憶已長留家人心中,對患者、2歲女兒及整個家庭均是寶貴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