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飲品 肝癌|1款「天然飲品」當水飲 40歲打工仔驚揭患肝癌 嚴重脂肪肝 醫生:有如鵝肝

肝癌|1款「天然飲品」當水飲 40歲打工仔驚揭患肝癌 嚴重脂肪肝 醫生:有如鵝肝

腫瘤及癌症

廣告

脂肪肝患者有20%的機會跳過肝硬化階段,直接發展成成肝癌。一名40多歲男子雖未患有乙型或丙型肝炎,身形亦未見肥胖過重,卻因為經常飲用一款被視為健康天然的飲品導致,嚴重脂肪肝,當事主因腹痛求醫時已發現罹患肝癌。

未患肝炎無過重 40歲男子常飲果汁揭肝癌

台灣外科醫生江坤俊於當地節目《醫師好辣》提到,該名男患者是一位業務經理,平日工作忙碌,直到某天突然有感右上側腹劇痛,同時發高燒而被送入急症室。經電腦斷層檢查後醫生發現事主肝臟左邊有一3厘米大的腫瘤,腫瘤壓迫膽管而導致膽管擴張及黃疸,並且確診肝癌。

江坤俊續指,該位男患者並未患B型或C型肝炎,但做手術時已可見其肝臟脂肪化嚴重,外觀如「鵝肝」。經細問下得知事主平日愛飲果汁,程度甚至是「果汁當水飲」,每日可以飲上數杯,相信就是罹患脂肪肝,以至肝癌的主要原因。

果汁過濾纖維 易過量飲用致脂肪肝

果汁可引致脂肪肝,但不代表水果就是不健康食物。江坤俊解釋,食用整個水果時纖維會提供飽肚感,因此一般不會食過量。相對地果汁通常使用多個水果濃縮製成,過程中纖維被過濾而只剩下果糖,大量飲用很容易導致脂肪肝。江坤俊續指過去台灣的肝癌病例多由B型或C型肝炎惡化而引致,但隨著疫苗及藥物進步,該類患者的肝癌風險已大幅降低,但與此同時因脂肪肝而罹患肝癌的病例卻逐漸增加。

20%脂肪肝患者直接變肝癌

台灣腸胃科醫師張振榕則於健康節目解釋,指許多人誤以為肝癌前必定會出現肝硬化,但事實上有20%的脂肪肝患者可能會直接發展成肝癌;有患者在半年內持續觀察脂肪肝時未見肝硬化,卻突然發現腫瘤並確診肝癌。他提醒脂肪肝患者應提高警覺,定期檢查。

脂肪肝5大常見徵兆

脂肪肝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其以後者較常見,而脂肪肝症狀並不明顯,較難被發現,但仍可留意以下5種症狀作初步判斷:

  • 食慾不振
  • 噁心
  • 嘔吐
  • 右上腹不適
  • 疲勞

4類高危飲食易引發脂肪肝

醫生提醒,過量攝取某些高熱量及高升糖指數食物,會導致脂肪肝風險大增,並引發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及肝癌,這些不良飲食習慣還可能與心臟病、糖尿病及高膽固醇等慢性疾病有關,甚至可能與大腸瘜肉及大腸癌的風險相關。

  • 精製澱粉類:如白米、白麵包和白麵條等,這些食物的升糖指數較高,會迅速提升血糖水平,進而刺激胰島素的分泌,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脂肪堆積。
  • 高糖食物:如糖果、甜點及含糖飲料等,這類食品不僅熱量高,還會導致血糖急劇波動,增加胰島素負擔,進一步影響肝臟健康。
  • 高脂肪食品:尤其是反式脂肪及飽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炸食及某些加工肉類,這些食物會增加肝臟的負擔,並可能促進脂肪肝的形成。
  • 高鹽食物:如加工食品、罐頭食品及快餐等,這類食物不僅會影響整體健康,還可能導致水腫及血壓升高,間接影響肝臟功能。

脂肪肝如何治療?

外科專科醫生吳國際曾指出,一般脂肪肝是不需任何藥物去醫,因為脂肪積聚一定有它特定的原因,所以如果有脂肪肝,通常會勸病人改善生活習性,最重要是不要喝酒及吸煙、身體熱量的攝取要適量,飲食亦要注意「三低一高」,低脂、低糖、低鹽、高纖維。

8種營養素逆轉脂肪肝

台灣營養師余朱青曾提到,肝臟在代謝過程中需要輔酶,雖然人體無法自行合成,但可以透過飲食補充。她推薦以下8種營養素,有助於改善脂肪肝問題,維持肝臟健康。

1.抗氧化蔬果(維他命A)

  • 紅蘿蔔、蕃薯、黑豆、菠菜、通菜、芒果、哈密瓜、木瓜

2.抗氧化蔬果(維他命B)

  • 深綠色蔬菜、堅果、乳製品、蘆筍、菠菜、香蕉、葡萄、蝦、生蠔

3.抗氧化蔬果(維他命C)

  • 番石榴、奇異果

4.抗氧化蔬果(維他命E、Omega-9)

  • 葵花籽油、苦茶油、橄欖油、牛油果

5.優質蛋白質

  • 豆腐、豆乾、黃豆製品、瘦肉

6.藻褐素

  • 褐藻類的海帶及昆布

7.抗炎抗氧化食材

  • 蘆筍、橄欖菜、小唐菜、冬菇、蘑菇
  • 茄子、葡萄(花青素)
  • 番茄、南瓜(茄紅素)

8.具解毒功能植物營養素

  • 西蘭花、椰菜花、椰菜、白菜

她指出,選擇食材時應以原形食物為主,避免加工食品、油炸食物,並控制鹽及食品添加劑的攝取,以免加重肝臟負擔。除了攝取對肝臟有益的食物,還應避免以下食物:

  • 高脂、高糖、高鹽的食物
  • 酒精
  • 來源不明的草藥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