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33歲柯煒林咳不停求醫確診肺腺癌四期 注意5大早期病徵 油煙也可致癌
肺腺癌症狀|早期常被誤診肺炎 非吸煙者也中招? 醫生拆解高危因素+治療選擇
肺腺癌|33歲柯煒林患肺腺癌四期 四期患者存活率拆解 醫生:存活5至10年不出奇
5月起咳嗽不止 入院揭患肺腺癌第四期
柯煒林今日(30日)在Instagram公開消息,指自己今年5月起已咳嗽不停,起初他到普通科醫生求醫後食過2次抗生素,但病情一直未能「斷尾」。及後他轉向專科求醫並接受電腦斷層掃描,入院再作深入檢查,驚揭是患上肺腺癌第四期。
柯煒林指自己近期正忙於人生首個舞台劇《笨蕉大劇院》工作,正期待在台上演出,未料卻收到如此噩耗:
「偏偏一切看似順利時,就確診肺腺癌第四期。」
他近期開始服用標靶藥,直言擔心身體會受藥物影響,曾問醫生自己是否仍適合上台演出,
「醫生說取決於身體狀況。種種未知及不確定因素,我只能坦誠相告,我需要暫且退下來,直至病情明朗化才可歸隊。」
憂病情影響演出 安慰粉絲:我打慣逆境波
柯煒林透露近期仍會把握時間訓練彩排,希望最終可在台上與觀眾見面,
「微小的希望,微小的渴求,微小的念,身邊所有人微小的支持,我靠著這樣那樣的微小走下去。」
柯煒林直言得知患癌後亦曾試過怨天尤人,所幸父親對自己的鼓勵支持,總算逐漸接受自己患癌的事實。他又指由確診至今,眼見身邊的人比自己更難受與著急,
「這個時候,能笑的,要笑得更大力。如常生活,生活如常。Love you all,我知道我是被你們寵愛的。放心,無事嘅。我打慣逆境波。」
炒餸油煙亦有風險 做漏2步「如吸2包煙」
關於煮食油煙與肺癌之間的關係,台灣家醫科醫生柳朋馳曾提醒指,炒菜時的油煙排放如達5分鐘,則釋放出來的懸浮微粒(PM2.5)就會瞬間增加,並超過正常空氣的20倍,同時患上肺癌的機會亦會增加18%。
他又舉例指,如使用發煙點較低的食油,令主食時產生大量油煙,甚或者煮食時完全未有開啟抽油煙機等設備,對肺部帶來的危害可等同吸兩包香煙。
「無聲殺手」5大病徵 早期症狀不明顯
肺腺癌由於早期徵狀不明顯,故又被稱作「無聲殺手」,部分患者甚至在確診時已達末期,或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臨床上,肺腺癌主要會出現以下症狀,各位如有懷疑就應該及早求醫:
- 胸悶或胸痛,導致患者頻繁出現呼吸不順或氣喘。
- 慢性咳嗽超過兩周未痊癒,且沒有感冒、發燒。
- 頸部與鎖骨淋巴結出現腫塊,身體其他部位有莫名疼痛感。
- 支氣管受腫瘤壓迫,有咳血且痰中帶血的情況。
- 出現疲勞感、體重減輕、食慾不佳、吞嚥困難、聲音嘶啞。
此外,一旦癌細胞已擴展至骨頭,患者可能會感到背部疼痛,一般而言此階段已屬晚期,大家務必注意。
6大肺癌風險因素 煮食油煙高危
醫管局指,吸煙人士患上肺癌的機會率是非吸煙人士的20倍,經常吸食二手煙會患上肺癌風險也會較普通人高2至3倍,另外長期吸入廚房油煙
等因素,也會增加患肺癌風險。
- 吸煙或常吸入二手煙
- 長期缺乏進食新鮮蔬菜、水果和含豐富維他命A的食物
- 長期吸入廚房油煙
- 經常進食經燒烤、醃製的食物
- 長期吸入燃燒香燭的煙霧
- 種族或遺傳因素
4大招預防肺癌
預防肺癌可以從以下兩個重要方面入手:減少接觸致癌因子和安排定期的肺部檢查,及早做好預防,降低患病風險。
1.減少接觸油煙
家庭主婦煮菜時常用大火快炒,但高油溫會產生大量致癌物質。建議減少煎、炸、大火快炒等高油量的烹飪方式,並使用抽油煙機來減少油煙暴露。此外,烹調時戴上口罩也能提供額外的防護。
2.減少居家空氣污染
祭拜時使用的香、檀香及蚊香中含有滑石粉、化學膠等有害物質,長期吸入可能導致肺部損害甚至致癌。建議祭拜時以手代香、減少使用其它香材,若需點香,務必確保室內空氣流通。
3.減少出入空氣差地方
空氣中的污染物看似難以避免,但其實可以通過幾個簡單的措施減少暴露風險。在霧霾或空氣品質差的日子應盡量減少外出,減少開窗通風(夜間通風疏散室內污染),並使用空氣清淨機。如需在室外長時間活動,建議佩戴專業防塵口罩,一般的普通口罩對空汙的防護效果有限。
4.避免吸煙、二手煙、三手煙
吸煙會導致多種肺癌,包括小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即使不吸煙,二手煙的有害物質和致癌物質濃度是直接吸煙的20倍,殘留於環境中的三手煙也會對幼兒肺部造成損害,長期吸入二手煙的人罹患肺癌風險亦相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