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癌|持續腰腹痛或屬癌症警號 5類人士屬高危注意6大病徵

腎癌|持續腰腹痛或屬癌症警號 5類人士屬高危注意6大病徵

腫瘤及癌症
【腎癌/常見症狀/高危因素/治療】資深演員許紹雄因腎癌病逝,令公眾再度關注這種常被忽視的癌症。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鄺維基接受《日日健康》醫聊室訪問時指出,腎癌在香港發病率逐年上升,早期多無明顯病徵,往往在身體檢查或因其他疾病檢測時意外發現,常見警號包括血尿、腰腹部疼痛、體重無故下降、食慾不振及長期疲倦;若病情延誤,癌細胞或可轉移至肺部或骨骼,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1. 腎臟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腎臟是人體的重要排毒與調節器官,負責維持體內環境穩定。其主要功能包括:

  • 過濾血液:清除血液中的廢物與毒素,如尿素與肌酐
  • 調節水分平衡:根據身體需要調節尿液產生,保持水分穩定
  • 維持電解質與酸鹼平衡:調節鈉、鉀、鈣、磷等濃度,維持正常生理功能
  • 血壓與紅血球生成:分泌腎素調控血壓,並產生紅血球生成素促進造血

至於有指腎排毒時間為下午5至7時,鄺醫生指這是一種傳統觀念,根據中醫理論,腎臟在特定時間段內的排毒功能可能較強,但具體的科學證據仍待進一步研究。

2. 腎臟功能常見問題有哪些?

腎臟一旦受損,功能下降會導致多種健康問題,常見包括:

  • 慢性腎臟病(CKD):腎功能長期退化,嚴重者可導致腎衰竭
  • 急性腎損傷(AKI):短時間內腎功能急降,常由脫水、感染或藥物引起
  • 水腫與電解質失衡:出現腳腫、疲倦或心律不整等症狀

3. 腎臟常見疾病有哪些?

腎臟疾病種類繁多,主要包括:

  • 腎小球腎炎:由感染或免疫反應引起的炎症
  • 多囊腎:腎內出現多個囊腫,可能逐漸導致腎衰竭
  • 腎結石:礦物質結晶導致疼痛或尿路阻塞
  • 糖尿病腎病:糖尿病長期控制不良可損害腎功能

4. 哪些因素會增加腎癌風險?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鄺維基指出,腎癌與多種生活與健康因素有關:

  • 吸煙
  • 肥胖
  • 高血壓
  • 有家族病史
  • 長期接觸石棉、鉛等化學物質

5. 腎癌在香港屬於高危癌症嗎?

腎癌在香港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尤以中老年男性為主。由於早期多無明顯症狀,臨床上被視為高風險癌症之一。

6. 腎癌有什麼典型病徵?

腎癌早期常無明顯不適,若出現以下警號應盡快檢查:

  • 血尿:尿液帶血或呈粉紅、褐色
  • 腰腹部持續疼痛:特別是一側固定痛楚
  • 體重無故下降、食慾不振與疲倦:常見於癌症患者

7. 如何確診腎癌?

腎癌多在身體檢查或其他疾病檢查時被意外發現。常用檢查包括:

  • 影像學檢查:CT、MRI或超聲波以了解腫瘤大小與位置
  • 腎臟活檢:取組織樣本確認腫瘤性質

8. 腎癌如何分期與治療?

腎癌分為 I 至 IV 期:

  • I–II期:以手術切除腫瘤為主,必要時輔以靶向治療
  • III–IV期:除手術外,會配合標靶或免疫治療,控制病情與延長壽命

晚期腎癌若出現肺部或骨骼轉移,為主要死亡原因,但新一代治療已能顯著改善存活率。

9. 如何預防腎癌與保護腎臟健康?

預防重於治療,建議從生活習慣入手:

  • 戒煙及控制體重
  • 均衡飲食,多吃蔬果、減少加工與高鹽食品
  • 避免濫用止痛藥或補充劑,保持足夠水分與規律運動

10. 應多久檢查一次腎功能?

對於糖尿病、高血壓或家族有腎病史人士,建議每年進行腎功能檢查,包括:

  • 血液檢查(血清肌酐、尿素氮、電解質)
  • 尿液檢查(蛋白質、血液指標)
  • 必要時進行超聲或CT檢查

鄺維基醫生提醒,腎癌早期治癒率超過七成,及早發現與治療是關鍵。

腎癌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鄺維基(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鄺維基(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