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究|港大醫學院發現快速步行可降低患肺癌風險達五成 步速或成癌症風險的簡易健康指標
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研究團隊今日(15日)公布一項突破性研究,發現步行速度與癌症風險存在顯著關係。研究顯示,步行較快人士的癌症風險明顯較低,對肺癌的影響尤為顯著,風險可下降逾五成。研究團隊指,步行速度或可成為簡單可靠的健康指標,有助制定個人化預防策略。
癌症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每年約有近2,000萬宗新確診病例。美國癌症協會現行指引建議,通過規律體能活動和肌肉強化運動來預防癌症。而作為最普及且易於實行的體能活動,步行一直是推廣重點。
過往研究多聚焦於步行時間及頻率,較少探討步速與癌症風險的關聯。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副教授張正龍教授指出,步行速度是一項快速、可靠的身體功能指標,並已證實與心血管疾病、認知障礙症等老年相關疾病及死亡率相關。最新研究顯示,骨骼肌肉在調節炎症及代謝上的作用,或能解釋步速與癌症風險的生物學關連。
快速步行可降低患肺癌風險53%
港大研究首先分析英國生物庫(UK Biobank)逾43萬名參與者的數據,並於香港群組驗證。英國快步者的整體患癌風險降低13%,而香港快步者風險更下降45%。其中,肺癌風險降幅高達53%,顯示快速步行對呼吸系統具顯著保護作用。
研究團隊進一步分析顯示,約四分之一的保護效果與快步行者體內炎症標記物(如C反應蛋白、白細胞)及脂質代謝參數(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較低有關,從而減少癌症風險。相關結果已刊於《惡病質、肌少症與肌肉雜誌》。

步速與運動量同樣重要
張正龍教授表示:「此研究為醫護人員提供一個簡易實用的評估工具,有助識別癌症高風險人士。我們研究顯示,步行的健康效益不僅是運動量,步行速度同樣關鍵。這結果有助於推動公共衞生倡議,鼓勵大家『有目的、有活力地步行』,並將其納入綜合癌症預防策略。」
怎樣才是快速步行?
英國測試標準(自我感覺+速度換算)
- 慢速:低於每小時3英里(約4.8公里,<1.34 m/s)
- 一般:每小時3至4英里(約4.8–6.4公里,1.34–1.79 m/s)
- 快速:高於每小時4英里(約6.4公里,>1.79 m/s)
香港測試標準(6米測試)
找一段6米直路,以自然步速行並計時:
- 6秒或以內完成:屬正常或快速步行
- 6秒以上完成:屬步速偏慢,體能表現較弱
圖片來源:港大醫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