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全港70萬人患糖尿 拆解早期糖尿病7大面部特徵 有斑點眼袋屬警告中3樣應即求醫

糖尿病|全港70萬人患糖尿 拆解早期糖尿病7大面部特徵 有斑點眼袋屬警告中3樣應即求醫

生活健康

廣告

皮膚問題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徵兆。有醫生指出,部分糖尿病早期病徵可能在面部出現,建議如發現自己的情況與其中3種或以上脗合,就有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警訊,建議及早就醫檢查。

早期糖尿病7大面部特徵

台灣家醫科醫生李思賢曾於「初日醫學 – 宋晏仁醫師 x Cofit」分享指,根據2018年一項法國研究,長期攝取精緻碳水化合物會對成年人臉部吸引力產生負面影響。研究顯示,高血糖引致的高胰島素血症會影響生長因子和性激素的分泌,不僅損害內臟健康,還可能改變外貌特徵,當中包括以下7項:

1.眼睛附近浮腫

眼周浮腫的成因多樣,除了年齡增長,還可能與慢性發炎或胰島素阻抗有關。糖尿病患者因血糖不穩定,容易出現眼周浮腫,這是因為高血糖損害眼球末端微血管,導致組織液滲出,造成腫脹。改善胰島素阻抗後,眼周浮腫可顯著緩解。若伴隨體重變化、頻繁口渴或疲勞,應檢查血糖以排除相關問題。

2.頭髮稀疏、頭皮油亮

頭髮稀疏不僅與年齡或雄性禿有關,也可能是甲狀腺荷爾蒙不足所致。甲狀腺荷爾蒙在調控細胞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當其功能異常,會影響毛髮生長週期,導致掉髮或生長減緩。此外,甲狀腺荷爾蒙與葡萄糖代謝及胰島素阻抗有關,出現頭髮稀疏時,應檢查血糖及胰島素濃度,以排除甲狀腺功能失調或糖尿病的影響。

3.滿面暗瘡

暗瘡是常見皮膚問題,與雄性素、雌激素、胰島素和皮質醇等荷爾蒙有關。胰島素會刺激雄性素合成,促使皮脂腺分泌更多皮脂,過多的皮脂是青春痘的重要成因之一。胰島素阻抗通常伴隨體內胰島素濃度升高,進一步加劇皮脂分泌,若中年人或青春期後仍頻繁冒痘,應注意血糖及荷爾蒙健康,並透過飲食調整改善皮膚狀況。

4.黑色棘皮症

黑色棘皮症是由高胰島素引起的皮膚病變,表現為皮膚黑色素沉澱、增厚且粗糙,常見於脖子、腋下或關節彎曲處。這類病變多與糖尿病或胰島素阻抗有關,若發現皮膚出現類似變化,應及時進行糖尿病相關檢查。

5.嘴唇或口腔乾燥

嘴唇或口腔乾燥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症狀之一,主要由多尿導致的脫水和唾液腺功能受損引起。高血糖會影響唾液腺功能,使唾液變黏稠,最終導致口乾。這與高血糖引起的脫水和自主神經病變相關,若長期感到口乾,應檢查血糖以評估是否與糖尿病相關。

6.齒痕舌

齒痕舌是因舌頭水分滯留導致浮腫,壓迫牙齒周圍留下痕跡,常見於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會影響體內水分平衡,導致舌頭腫脹,若出現齒痕舌,應檢查血糖值,確認是否具有高血糖。

7.臉上出現斑點

高血糖是臉部斑點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化作用產生的糖化終產物 (AGEs) 會誘發自由基產生,刺激促發炎細胞因子分泌,對皮膚造成損害,使皮膚出現皺紋加深、色素沉澱和泛黃等老化特徵。適度控制血糖可改善皮膚狀況,減少色斑數量。

7項中3項以上建議儘快求醫

李醫生指出,糖尿病的早期徵兆不易察覺,但觀察臉部變化有助於發現潛在警訊。透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及定期檢查血糖濃度,可預防糖尿病及其相關併發症。若發現上述徵兆中出現3項或以上,應及時諮詢專業醫師,進行全面檢測與治療,以維護健康生活品質,降低糖尿病對身體的長期影響。

全港70萬糖尿病患者 每十人有1人中招

據醫管局資料,本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佔總人口約一成,即每10名港人便有一名糖尿病患者,數目明顯正急劇上升。發病率方面,年齡35歲以下人士當中有2%患上糖尿病。而年齡65歲以上的人士當中,更有超過20%患上糖尿病。

以下類別人士有較高機會患上糖尿病

  • 有患糖尿病的直系親屬
  • 患有高血壓、高血脂人士
  • 曾有妊娠糖尿病史或曾誕下過重嬰兒 (體重4公斤或以上) 的女士
  • 體重肥胖人士(其體重指標BMI超過23)
  • 中年(45歲或以上)人士等

部分糖尿病者在患病初期或會出現以下徵狀

  • 經常口渴
  • 小便頻密
  • 感到飢餓
  • 體重下降
  • 容易疲倦
  • 視力模糊
  • 傷口不易癒合
  • 皮膚痕癢,女性或會出現陰部發癢的情況

關鍵詞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