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遜症︱羅浩楷自揭患柏金遜10年 靠輪椅代步睇淡人生 拆解柏金遜4大病徵不等於腦退化
事實上,羅浩楷自2015年參演劇集《東坡家事》後便未再於幕前亮相,其後於2017年正式與TVB完約,並逐漸退出娛樂圈。2016年,他因椎間盤突出及頸椎長期受壓導致駝背,須長時間佩戴頸箍,病情嚴重影響行動能力,醫療費用高達約100萬元,最終決定息影養病,生活一直由太太悉心照料。
承認確診柏金遜10年 對未來悲觀:不知幾想死
至近日,羅浩楷接受本地傳媒訪問時,首次坦言自己十多年前已確診患上柏金遜症。確診早期他雖仍然中氣十足,但至近兩年病情明顯惡化,已無法自己行走、需依賴輪椅代步。他又指自己未有聘請外傭,日常生活由太太照顧,平日亦甚少外出,最喜歡在住所樓下平台「飛車」,並幽默自稱「飛車黨」。
他又指目前最大樂趣是唱歌彈結他自娛,又直言對未來不抱太大期望,感慨行動不便稱「分分鐘有病唔醫㗎喇,我都唔知幾想死」。
據衞生署資料,柏金遜病是一種在長者所患的神經系統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平均病發年齡在60至70歲之間。柏金遜病可分為原發性和誘發性兩類。大部份患有柏金遜病的長者都是原發性的。其真正原因還未有一致的結論,目前知道是由於腦內部份神經系統功能受損,引致一些稱為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質減少。誘發性的柏金遜病則是由於藥物(如長期服用一些止暈藥)、腦部受創、腦炎、多次中風等因素引起。
柏金遜病徵狀
- 震顫,初發時通常出現在一側的上肢,繼而影響其他肢體,最後可能影響全身的肌肉。
- 動作緩慢,尤其在開始活動及轉變方向時最為明顯。
- 關節活動顯得如齒輪般僵硬。
- 其他病徵包括面部無表情、步履及語調出現變化等。
預料香港將有逾萬人患柏金遜症
據香港柏金遜症基金資料,根據世界性的統計,每八百人便有一人患上此症,依此計算,香港約有八千名患者;而六十歲或以上的長者,患病比率更高至1%。此外,約有一成的病人在四十歲前發病。隨著人口老化,香港柏金遜症患者將會超逾一萬人。
有別於認知障礙症,柏金遜症主要影響患者身體的活動能力,大部分患者的思想及認知能力均正常,思維清晰;而認知障礙症(又名腦退化症或失智症,舊稱癡呆症)患者則會日益健忘,智力退化,甚至出現性格改變。有別於柏金遜症 他們的活動能力是 一般 不會受損的。
基本上,柏金遜症和認知障礙症是兩種不同的疾病,但亦有部分柏金遜症患者於患病後期,出現認知能力減退,甚至到達痴呆的程度。年紀愈大的患者,出現認知能力障礙的機會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