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女子腰背痛飲水都作嘔 揭患「癌王」腫瘤已有3cm 3大胰臟癌臨床病徵:太多人忽略
女患者飲水都作嘔 揭患胰臟癌腫瘤已有3厘米
台灣胃腸肝膽科醫生林相宏於社交平台發文指,該名女患者最近4個月一直出現上腹及胃部不適,因腹脹導致難以入睡,甚至連飲水都有嘔吐感;不適感覺其後蔓延至左邊腰部,同時出現食慾不振情況,體重輕微下降約1kg。
患者求醫時,最初經胃鏡檢查被診斷為胃食道逆流,服用西藥數月無效後,轉向中醫治療同樣未見改善。林相宏指出,許多胰臟癌患者因背痛症狀而尋求骨科醫師協助,如同這位患者的腰椎X光檢查結果顯示正常,卻未能找出真正病因。
林相宏指,初步腹部超音波檢查未發現胰臟異常,因為胰臟尾部腫瘤通常被胃腸道氣體遮蔽,難以透過一般超音波發現。後來患者被安排作胰臟內視鏡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一個超過3厘米的典型胰臟癌腫瘤,確診胰臟癌。
胰臟癌3大臨床病徵勿忽略
林醫生形容,胰臟癌治療是與時間競賽,提醒身體如出現以下3大臨床症狀要特別留神,有機會患胰臟癌的警號,同時不要以為做胃鏡或超聲波檢查未有發現患病就掉以輕心:
1.腹痛、腹脹
大多人會在肚臍上、胃部附近出現腹痛及腹脹,這種腹痛並不是劇烈的疼痛感,而是一陣一陣、悶悶的不舒服感覺,即使服用了胃藥也不會完全改善。
2.腰背痛
由於胰臟靠近脊椎後方,所以當有腫瘤壓迫到附近的器官或是神經時,就會出現背痛的感覺。病患往往會先去復康科、骨科或泌尿科求醫,而忽略了胰臟問題。
3.食慾不振、作嘔
由於胰臟與消化有關,所以症狀一般在飯後會更加嚴重,且出現容易飽、食慾不振等情況,最終會導致無法解釋的體重下降。
上腹部不適應全面檢查 爭取胰臟癌治療黃金期
林醫生強調,若患者能在症狀初期同時考慮進行胰臟檢查,預後結果可能大不相同。胰臟癌是一種需要爭分奪秒診斷和治療的疾病,上腹部不適不應僅考慮胃鏡或一般超音波檢查。透過適當的檢查方式,能夠及早發現並把握治療時機,提高患者存活率。
一年逾千港人確診胰臟癌 早期腫瘤難發現
據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腫瘤科「家支援」資料指,胰臟癌不但是香港第十大常見癌症,更是本港第四致命的癌症;胰臟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於過去10年持續上升。2022年新症宗數達1,037宗,佔本港癌症新症總數的2.9%;同年共有920人死於胰臟癌,佔癌症死亡總數的6.3%。2012至2022年,死於胰臟癌的人數躍升71%。
由於胰臟位於人體深處,醫護人員在常規檢查中難以察覺或摸到早期腫瘤。 當患者開始出現症狀時,腫瘤大多已變大或已擴散到其他器官。 因此,胰臟癌確診時通常已是晚期,預後較差。 只有20%左右的患者可以接受手術,但復發率很高。
胰臟癌診斷方法
- 血液檢查
- 內窺鏡逆行膽胰管造影
- 經皮肝膽道造影術
- 超聲波掃描
- 電腦掃描
- 正電子掃描
有關胰臟癌診斷詳情,請至「家支援」網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