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自研機械人完成三地20,000公里遙距手術 證遠端癌症手術可行 患者免轉院奔波

中大自研機械人完成三地20,000公里遙距手術 證遠端癌症手術可行 患者免轉院奔波

健康
中大學醫學院近日聯同上海仁濟醫院及英國倫敦皇家馬斯登醫院,成功進行一項橫跨歐亞三地、總距離達20,000公里的同步遙距機械人輔助手術。中大表示,是次手術證明本港研發的手術機械人可應用於跨地域遙距手術,助偏遠地區病人更快接受治療;同時顯示遠端多點進行複雜癌症手術在技術與臨床層面均屬可行,為未來跨國協作及機械人手術創新奠下基礎。

中大自研機械人完成三地20,000公里遙距手術 證遠端癌症手術可行 患者免轉院奔波目錄

三地聯手 驗證遠程協作可行性

是次手術利用中大自家研發的腹腔鏡機械人遠端平台,聯繫三地頂尖外科團隊,在香港豬模型上完成胃及食道的切除手術及淋巴結切除術。

手術由三地醫生共同進行,初段由上海仁濟醫院胃腸外科行政主任張子臻教授團隊開始,再由倫敦皇家馬斯登醫院的Asif Chaudry教授團隊接力,身處中大的陳詩瓏醫生全程監察並提供技術支援。

遙距手術 手術首先由來自上海仁濟醫院的張教授啟動。(圖片來源:中大醫學院)
手術首先由來自上海仁濟醫院的張教授啟動。(圖片來源:中大醫學院)
遙距手術 倫敦團隊代表Chaudry教授接力遠程遙距進行切除。(圖片來源:中大醫學院)
倫敦團隊代表Chaudry教授接力遠程遙距進行切除。(圖片來源:中大醫學院)
遙距手術 身處香港的陳醫生在兩位中大醫科生的協助下,為這項跨越歐亞三地共20,000公里的遠距離遠端多點手術進行全程實時監督及支援。(圖片來源:中大醫學院)
身處香港的陳醫生在兩位中大醫科生的協助下,為這項跨越歐亞三地共20,000公里的遠距離遠端多點手術進行全程實時監督及支援。(圖片來源:中大醫學院)

手術操作嚴格依照癌症手術臨床指引進行,重點測試機械人平台在跨時區、多地點協作下的穩定性、準確性及系統可靠性。香港團隊除提供技術平台外,亦實時監控整體流程,確保手術順利完成。

培育醫療創科人才 200名中學生觀摩

手術亦納入教育元素,讓近200位本港中學生透過實時觀摩,了解遠程醫療發展及臨床應用。參與者當中,包括兩名有研究手術機械人經驗的中大醫科生,以及一位現正於牛津大學攻讀博士的中大畢業生。

遙距手術 是次手術為200位本港中學生提供全新的國際視野,體驗融合多地臨床教學與科研轉化的創新教育模式。(圖片來源:中大醫學院)
是次手術為200位本港中學生提供全新的國際視野,體驗融合多地臨床教學與科研轉化的創新教育模式。(圖片來源:中大醫學院)

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教授指出,是次橫跨三地的遠距手術是技術創新與科研轉化的重要里程碑,突顯香港可突破地域限制,匯聚國際醫療專家為全球病人提供頂尖服務。他指,今次合作展示各地在智慧醫療及醫學教育上的合作潛力,有助培育年輕外科醫生,推動智慧醫療項目落地,並提升香港以至亞洲地區醫療質素及普及性。

倫敦皇家馬斯登醫院顧問醫生Chaudry表示,今次與來自亞洲的夥伴合作,證明外科醫療已可突破地域限制,融合科學與數碼創新,為全球癌症醫療帶來改變。他指出,院方已具備跨國外科協作實力,能為病人提供更專業及個人化的治療,期望今次技術突破可應對全球手術資源不足的挑戰。

突破地域限制 助偏遠地區病人受惠

中大醫學院形容,地域限制往往是患者未能及時接受妥善治療的一大挑戰,尤其是身處偏遠地區的病人。是次遠程多點協同手術反映香港研發的手術機械人發展成熟,全球醫療專家可不受地理及時區限制即時協作,在更有效、精準及穩定的情況下執行複雜的臨床手術,減少病人轉院或長途跋涉,降低醫療成本,惠及更多病人。
回到目錄

圖片來源:中大醫學院資料或影片來源:中大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