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津貼 6大低收入家庭津貼最高月領8000

基層津貼2025|6大低收入家庭津貼最高月領$8000 申請資格+補貼金額+申請方法一覽

家庭消費
2025年最新推出的基層津貼措施,旨在為香港低收入及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更廣泛和多元的經濟支援。涵蓋住戶工時、照顧責任及特殊困難等不同津貼類別,每項政策均有明確申請標準與流程。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了解各項津貼細節及申請方法。

基層津貼2025目錄

基層津貼2025|在職家庭津貼

申請對象:
香港本地低收入住戶,包括1人住戶,可申請;單親住戶(父/母與至少一名未滿15歲子女)亦可申請。所有住戶成員工時可合併計算。

申請資格或方法:
住戶每月工時達144/168/192小時(非單親)、或36/54/72小時(單親)可申領不同級別津貼。家庭入息及資產必須符合以下上限:
申請人可選擇網上申請(省時便利)、郵寄或親臨辦事處申請。申領期按遞交申請前剛過去六個月核算。

住戶人數 全額津貼入息上限 3/4額 半額 資產上限
1人 $12,000 $14,400 $16,800 $291,000
2人 $16,200 $19,400 $22,600 $394,000
3人 $20,500 $24,600 $28,700 $514,000
4人 $25,800 $31,000 $36,100 $600,000
5人 $25,800 $31,000 $36,100 $666,000

申請金額:
分基本津貼、中額津貼及高額津貼,若達最高標準,四人家庭每月可領約$4,830,合資格兒童(15歲以下或21歲以下全日制學生)另有兒童津貼。

官方資訊及網上申請

基層津貼 (圖片來源:設計圖片)
(圖片來源:設計圖片)

基層津貼2025|殘疾人士照顧者生活津貼

申請對象:
照顧正輪候社署指定康復服務、特殊學校寄宿或醫院管理局療養服務的香港殘疾人士的主要照顧者。

申請資格或方法:
照顧者及其家庭必須屬低收入,且每月為受照顧者提供不少於80小時照顧服務。照顧者需非僱傭關係且同住,家庭入息不得超過下表。

住戶人數 每月入息上限
1人 $18,000
2人 $24,225
3人 $30,750
4人 $38,700
5人 $47,925
6人或以上 $52,800

申請方法:
向社署照顧者津貼組提交申請表及指定文件(身份證明、銀行資料、照顧時數證明)。如同一名殘疾人士有多位照顧者,須協商由一人申領。

申請金額:
每月定額$3,000津貼,補貼照顧支出。

社會福利屬官網

基層津貼2025|護老者生活津貼

申請對象:
主要照顧正輪候社署評核資助長期護理服務的長者(還在社區居住者),且每月提供不少於80小時照顧的香港護老者。

申請資格或方法:
申請人不可同時申領綜援、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家庭入息不得超出指定上限(同殘疾人士照顧者津貼)。申請手續需提交身份證明、銀行資料和照顧時數紀錄。

申請金額:

每月定額$3,000,恆常化資助。官網列明申請及文件要求,詳情可查閱:

護老者津貼官網

基層津貼2025|保良局扶弱基金

申請對象:
低收入家庭遇突發困難或特殊事件,需社工轉介方可申請。

申請資格或方法:
必須由註冊社工(保良局、社署或醫管局)評估家庭狀況並轉介;家庭入息及資產需參考公屋或綜援標準。申請人必須為香港居民。

申請金額:
最高$6,000,每戶五年內只可申領一次。補助金額因個案彈性調整。

保良局官網

基層津貼2025|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

申請對象: 全港低收入、失業、長期病患、殘障及家庭有特殊需要人士;無收入或收入未達基線,且資產於綜援上限範圍。

申請資格或方法: 住戶人數、年齡、身體狀態及家庭組成均直接影響申請資格及津貼金額。申請人需遞交收入證明、資產申報及身份證明。

住戶組合 2025年每月標準津貼/最高額
1人(普通類) $4,270
2人 $7,070
3人 $9,890
4人 $12,360

申請金額: 每月按住戶組成發放最低標準津貼,並設額外長者、高齡、傷殘、單親及兒童增額。另有醫療券、租金津貼、特別津貼等多重資助。

綜援申請指南(PDF)

基層津貼2025|長者及高齡津貼

申請對象: 65歲或以上長者可申請「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70歲或以上長者可申請「高齡津貼」(生果金)。

申請資格或方法: 申請長生津需要資產與入息審查;生果金則只設年齡門檻。申請可透過網上、郵寄或親臨社署遞交。

津貼類別 每月金額 主要條件
長生津 $4,250 65歲或以上、資產入息不超標
高齡津貼 $1,640 70歲或以上、無資產上限

申請金額: 每月定額發放,並設特別/普通長生津及高齡津貼類別,資產上限每年按通脹調整。

長者生活津貼官方網 申請指引(PDF)

基層津貼 (圖片來源:設計圖片)
(圖片來源:設計圖片)

基層津貼2025可以同時申請不同類型的津貼嗎?

一般情況下,不同照顧關係的津貼(如護老者、殘疾人士照顧者、在職家庭津貼)可按資格各自申請,但同一照顧對象或性質類近的資助計劃通常不可重複領取。申請前應查閱各項官方說明,避免重覆。

在職家庭津貼2025怎樣才算達到工時標準?

非單親住戶按每月工時達144、168、192小時可申領不同級別的職津;單親住戶標準則為每月36、54、72小時。未達最低工時將不獲批核。

申請基層津貼2025之後,通常多久會批核及發放?

成功申請並提交所需文件後,審批過程約需2至4星期。審批通過後會收到書面或短訊通知,津貼金額直接轉帳至銀行戶口。

家庭成員、收入或狀況有變化時要怎辦?

如住戶成員結構、工作、收入或資產有任何重大變化,應主動通知相關部門,更新資料或重新申請;否則有機會影響受惠資格。

2025年現金津貼試行計劃結束後,有什麼替代資助?

現金津貼已於2025年6月底終止。仍有需要的可考慮申請在職家庭津貼、照顧者津貼等其他現行支援計劃。

可以同時申領其他津貼嗎?

不可同時領取綜援、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或照顧同一名長者領取其他照顧者津貼。

申請殘疾人士照顧者津貼需要什麼資格?

受照顧者必須正輪候社署指定康復服務、特殊學校寄宿或醫管局療養服務。照顧者同住、每月至少照顧80小時、家庭屬低收入、無僱傭關係,不可同時領取綜援、長者生活津貼及傷殘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