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究|降膽固醇藥具抗肝癌奇效 「老藥新用」或成治癌新策略
港大醫學院病理學系研究團隊今日(11日)宣佈取得重大突破,發現廣泛用於降膽固醇的口服藥物「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有望成為治療肝細胞癌的新武器。研究指出,這款價格合理且安全性高的藥物能針對肝癌細胞的代謝弱點,增強現有療法的抗腫瘤效果。
肝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多數患者確診時已屆晚期,無法進行手術。現有靶向藥物及免疫療法雖可延緩病情,但成效有限。特別是因高脂飲食引發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前稱NAFLD)的患者,治療選擇更為匱乏,預後普遍欠佳,因此開發新療法迫在眉睫。
降膽固醇老藥新用助擊退肝癌
研究團隊發現,阿托伐他汀能透過阻斷癌細胞倚賴的「甲羥戊酸途徑」直接攻擊肝癌細胞。該代謝通路在脂肪性肝病相關肝癌中特別活躍,令這項發現更具臨床價值。領導研究的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病理學系黃澤蕾教授表示,肝癌細胞善於利用不同途徑逃避死亡,而阿托伐他汀能瓦解其防禦機制,從根本削弱腫瘤生存力。
配合靶向藥物 使腫瘤縮減58%
研究顯示,將阿托伐他汀與現有療法結合,可大幅提升療效。在小鼠模型中,單獨使用阿托伐他汀可令腫瘤生長減慢約33%;與免疫療法抗PD-1藥物並用,腫瘤重量下降45%;若配合靶向藥物樂伐替尼,更能縮減腫瘤58%。
黃教授指出,這項成果或可革新臨床策略,對脂肪肝相關肝癌患者尤其重要。阿托伐他汀作為臨床應用廣泛的藥物,突破了傳統心血管保護領域的局限,展現抗腫瘤潛力,且因安全可靠及價格可負擔,極具推廣價值。相關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
團隊正積極籌備臨床試驗,期望能盡快應用於患者身上。若研究結果獲確認,這款熟為人知的降膽固醇藥物將迎來全新定位,為晚期肝癌患者帶來更多治療選擇和生存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