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炎解碼:風濕類疾病宜早診早治

指炎解碼:風濕類疾病宜早診早治

生活健康
如果你的手指或腳趾突然腫脹,腫得像「香腸」一樣?那就要小心,這可能是「指炎」(Dactylitis)。指炎是指單一手指或腳趾的瀰漫性腫脹,雖然未必影響其他關節,卻可能是身體免疫系統出現問題的警號。常見成因包括細菌感染、銀屑病關節炎、周邊性脊椎炎、痛風,或較少見的類肉瘤病等。

病例分享

35歲的建築師陳先生(化名),兩年前開始右手食指和中指反覆腫脹,每隔三至四個月發作一次。最初只要服用消炎止痛藥,腫脹便會消退,因此未有求醫。隨時間過去,發作頻率大增,幾乎每星期一次,手指腫脹難以握拳,連打字和畫圖等精細工作也受到影響,導致他經常未能按時完成工作,甚至需要請病假。他和家人嘗試各種民間療法及偏方,卻未見好轉,反而日益嚴重。幸好,家庭醫生及時將他轉介至風濕科,病情才得以改善。

診斷及診治

要確定病因,及早接受專業諮詢甚為重要。專科醫生會先瞭解病情,排除外傷或異物插入(常見於從事焊接、木工或海鮮處理的人士)等因素,判斷是否屬於急性感染。醫生亦會檢查患者的身體狀況,觀察其皮膚及指甲有否銀屑病症狀,以及評估脊柱的活動能力。若有需要,醫生亦會建議患者進行血液檢測,包括發炎指標、腎功能、鈣磷水平,也會檢驗 HLA-B27 基因(與脊柱炎及銀屑病關節炎相關)及與類風濕關節炎相關的抗體等。另外,影像檢查如超聲波或磁力共振(MRI),比傳統X 光更能清晰顯示軟組織發炎的情況,MRI還可幫助排除骨髓炎或腫瘤等嚴重疾病。

經檢查後,發現陳先生的母親有銀屑病關節炎病史,他本人也有早期銀屑病皮膚及指甲病變,血液發炎指數偏高,而且帶有 HLA-B27 基因。MRI 造影掃描顯示典型的肌腱鞘發炎,並無腫瘤或感染跡象。因此確診爲銀屑病關節炎引起的指炎。

專科醫生隨即為陳先生處方了消炎止痛藥及抗風濕藥物(如甲氨蝶呤)以緩解病情,後因應治療效果再加用生物製劑。接受治療後,他的症狀迅速緩解,現已完全恢復正常工作與生活。

指炎有時可能是風濕免疫疾病的早期徵兆。若發現您或家人出現類似症狀,切勿輕視,應及早求醫接受專業診斷與治療,有助控制病情,早日回復健康生活。

何智醫生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圖片來源:香港浸信會醫院提供)
何智醫生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圖片來源:香港浸信會醫院提供)

專欄:浸醫與您

撰文:何智醫生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