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經常行樓梯死亡風險降24%、防心血管疾病 每天行5層 做足3步簡易養生法
為何「行樓梯」被大力推薦?
近年多項大型研究都顯示,經常行樓梯好處多,其中2024年歐洲心臟學會預防心臟學年會發表的系統綜述最具代表性。該分析整合9項研究、約48萬人數據,結果顯示:經常行樓梯者整體死亡風險降低24%、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39%,同時心肌梗塞、心衰竭、腦中風風險亦明顯下降。
研究團隊指出,雖然仍需更多研究來確認「行樓梯是否愈多愈有益」,但根據現有結果,他們依然十分鼓勵大眾把「行樓梯」融入日常生活,並呼籲大家「無論在工作、家中或其他地方,都應多行樓梯」。
行多少樓梯才足夠?
多項研究把「每天至少5層樓梯」視為門檻,上述研究則指只要經常行樓梯,尤其達到5層或以上,就能顯著帶來健康效益。建議可由1至2層開始,逐步增加至5層或以上,視自身體能調整,愈穩定愈長期,效果愈佳。
簡易「行樓梯」養生法
1.熱身1至2分鐘
先以平地快步或慢上1層,讓心肺與關節進入狀態。
2.分段上落、量力漸進
新手:先以「1至2層 × 2至3組」開始;氣喘但可對話的強度即可。
進階:逐步累積到「≥5層/日」,或把辦公室、地鐵站的一段樓梯都「固定走樓梯」。
3.養成習慣
把樓梯當成返工放工固定動作,例如工上兩層、午飯後上一層、回家再上一層,把行樓梯自然地融入日常生活。
行樓梯4大好處
1.降死亡風險
綜合多項研究,可減低整體死亡風險24%、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39%
2.預防心血管疾病
減少心肌梗塞、心衰竭、腦中風風險
3.改善代謝與血壓
樓梯屬間歇式、相對高強度活動,有助提升心肺適能、調節血壓、血糖與血脂。
4.降低癌症死亡
UK Biobank數據顯示,每日行超過5層者,癌症死亡風險較低
行樓梯前留意3點
1.有病患者留意
有心臟病、嚴重關節痛、周邊血管病史或曾經暈厥者,先諮詢醫生;循序漸進,避免一下子衝太多層。
2.留意膝、踝承托
穿上具支撐的運動鞋,因下樓時關節受力較大,可放慢、抓扶手,或以「只上不下」替代。
3.與其他運動/好習慣並行
研究亦強調整體生活型態(體重管理、飲食、戒煙、睡眠)同樣關鍵。
研究指「等長運動」降血壓效果比跑步、重訓效果更佳 每天只需15分鐘 4大好處易學易堅持
港大研究|副甲狀腺手術解決荷爾蒙失衡 患者糖尿病風險大減三成
養出個脂肪肝 不良飲食及生活習慣是元兇!
兒童便秘|小朋友多日無大便?兒童便秘原因/症狀/改善排便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