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有所師|醫藥產業 x 基層醫療:攜手推動全民健康
基層醫療不只是診所與醫生的責任
當我們談論基層醫療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地區康健中心、家庭醫生或社區藥劑師。但其實,在這個龐大而複雜的健康系統背後,醫藥產業亦一直是推動基層醫療不可或缺的力量。無論是藥物研發、健康教育、藥物供應,還是公私營合作計劃,藥廠與相關行業均在默默支援整個社區健康網絡的運作。
隨著香港逐步推行以預防為本的醫療政策,醫藥業界的角色亦不斷演進,從單純供應藥物,轉向與前線醫療專業人員緊密合作,提升整體健康素養與疾病防控能力。
可及與可負擔:藥物供應背後的責任
一個健康的基層醫療系統,必須建基於病人能夠獲得安全、有效、價格可負擔的藥物。醫藥公司透過與政府部門、醫療機構及藥房合作,確保關鍵藥物在社區層面能夠穩定供應,特別是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發揮重要支援作用。此外,越來越多藥廠積極推行患者支援計劃(Patient Assistance Programmes),協助慢性病患者以優惠價格獲得所需藥物,減輕經濟負擔,提升治療依從性。
據香港科研製藥聯會在2023年的統計,跨國藥廠提供最少183個不同種類的藥費資助計劃,涵蓋17個病科,每年向香港病人提供的資助額超過5億6,900萬港元。
推動健康教育與疾病預防
除了支援病人用藥,醫藥產業在基層醫療中,一直大力支持公眾健康教育及藥物教育,透過與大學、非政府機構、學校或社區組織合作,發起不同主題的健康推廣活動,如:
- 高血壓、糖尿病等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認知教育;
- HPV、流感、帶狀皰疹等疫苗接種推廣;
- 正確認識抗生素使用與抗藥性防控;
- 推廣藥物安全、正確使用與副作用監察的知識。
透過多元渠道(如線上平台、社交媒體、藥物小冊子、講座活動等),業界讓健康資訊更易於理解與傳播,提升整體社區的健康素養。
共建社區:業界與醫療專業攜手合作
一個具前瞻性的醫療系統需要跨界別合作。香港不少藥廠與醫生、藥劑師、護士及社區機構合作,推動試點項目,如:
- 社區藥房的慢病支援服務(如糖尿病藥物依從計劃);
- 基層疫苗接種協作項目;
- 藥物教育計劃,針對特定疾病群體提供用藥指導;
- 支援科技應用,例如電子病歷、藥物追蹤平台等數碼化工具。
這些項目往往能為政府政策提供實證參考,促成制度創新與改善,讓基層醫療更貼近社會需求,更具可持續性。
結語:醫藥產業是基層醫療的同行者
基層醫療的發展,需要政府、專業團體、學術機構與產業界的共同努力。醫藥行業作為整個醫療生態的一部分,除了推動科研,也肩負起可持續藥物供應、健康教育及疾病預防的責任。在未來的基層醫療藍圖中,藥廠不僅是藥物供應者,更是社區健康的推動者與政策實踐的合作者。當各界能夠攜手協作,香港的基層醫療將變得更具韌性、包容與前瞻性。
撰文:香港大學 x 香港科研製藥聯會
#醫藥產業 #基層醫療 #社區健康 #健康教育 #公私營協作 #患者支援 #藥有所師 #香港大學 #香港藥學會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香港藥劑專科深造學院 #港九藥房總商會 #萬寧 #屈臣氏 #香港科研製藥聯會 #暉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