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擬列乙醇為致癌危險物 酒精搓手液或被禁用
廣告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歐盟正考慮將乙醇(ethanol)重新歸類為增加致癌風險的危險物質。有關決定可能會對醫院中使用的酒精類搓手液及消毒清潔劑造成影響,甚至可能導致禁用。自1990年代以來,含酒精的清潔劑一直被歐盟視為安全物質,並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的必備藥品清單。
乙醇被指增癌症風險 建議以其他物質取代
歐洲化學總署(ECHA)的一個工作小組於本月10日提出內部建議,將乙醇標示為增加癌症及懷孕併發症風險的有毒物質,並建議在清潔及其他產品中以其他物質取代乙醇。負責審查殺生物劑產品有效成分的委員會將於11月24日至27日召開會議,決定是否正式認定乙醇對人體有害。隨後,該委員會將向歐盟執委會提交建議,由執委會做出最終決定。
醫療界傳反對意見 忽略手衛生後果更大
對於可能的禁用措施,有醫療界已表達強烈反對意見。日內瓦大學的學者皮特斯(Alexandra Peters)指出,醫療相關感染的致死人數超過瘧疾、結核病和愛滋病的總和。她強調,手部衛生,尤其是使用含酒精的手部消毒液,每年能夠在全球範圍內預防1600萬人感染。
皮特斯還指出,乙醇的替代品如異丙醇(isopropanol)更具毒性,而使用肥皂反覆清潔手部不僅耗時,還會對皮膚造成損害。研究顯示,在沒有使用洗手液的情況下,醫護人員在手術期間每小時需花費30分鐘洗手。
歐洲化學總署:考慮批准用於殺生物劑
歐洲化學總署強調,目前尚未做出任何決定。如果專家委員會得出乙醇具致癌性的結論,將建議使用替代產品。然而,如果在預期暴露水準下乙醇被認為是安全的,或者未找到合適的替代品,仍可能會批准乙醇用於殺生物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