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紹雄離世|許紹雄疑患腎癌離世享年76歲 腎癌6大病徵腰背痛屬警號 10大傷腎食物亂食保健品加速腎病惡化
圈中好友趕赴醫院見最後一面
許紹雄於10月26日傳出病危入院的消息,隨即引來圈中好友的關注。包括黃子華、歐陽震華、吳卓曦、林峯、黃宗澤、郭晉安、譚耀文、羅樂林、馮素波、黃智賢、黃翠如、蕭正楠、苗僑偉、戚美珍、黎芷珊、黃浩然、麥長青、陳敏之、關寳慧、林子善,以及TVB監製林志華和偉鴻等,紛紛趕到醫院探望,見許紹雄最後一面。
多於50歲起病發 近10年本港腎癌發病率增47%
據醫管局資料,腎癌也稱為腎細胞癌,是一種起源於腎臟的癌症。香港腎癌發生率隨時間變化。根據香港癌症登記處的數據腎臟癌新確診病例約佔香港所有新確診癌症約3%,在香港十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近10年香港的腎癌發病率上升47%,相信與港人肥胖比率及女性吸煙人口上升有關。腎癌最常發生於50至75歲之間,而男性患者比女性多。
腎癌6大症狀
腎癌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患者一般於中、晚期才發現患上腎癌,大大增加治療難度。
- 腰痛、背部痠痛
- 血尿
- 腹部可摸到硬塊
- 食慾不振
- 體重下降
- 疲倦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顯示,早期腎癌的5年存活率可達93%,惟晚期患者的存活率僅佔不足兩成。因此若發現身體出現任何端倪,及早求診相當重要。
目前,腎癌的治療方案取決於癌症分期、腫瘤位置、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等因素。對於未擴散的腎癌,手術切除腫瘤是主要治療方法,視乎腫瘤大小,醫生會考慮為患者進行局部切除或全腎切除。部分不適合手術且腫瘤通常較小的患者,或會採用腫瘤消融治療,利用極端溫度(冷凍或加熱)摧毀腫瘤組織。
此外,醫生或會因應病情安排相關的輔助治療,例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等,目的是進一步消滅殘餘的癌細胞,抑制癌細胞擴散。
腎癌的成因及風險因素
與大多數癌症一樣,腎癌的成因尚未清楚,但部分因素可增加患上腎癌的風險,包括吸煙、遺傳等。
- 吸煙
- 癡肥 (BMI30)
- 家族遺傳
- 須接受腎透析治療
- 因職業關係經常接觸鎘、石棉、石油
- 長期服用phenacetin鎮痛劑
中年婦患腎癌末期 靠3種食物成功抗癌
台灣腎臟科專家江守山曾於當地節目分享,指一名56歲女子罹患腎臟癌第4期,其左腎因癌已被切除並接受化療,但仍未能阻止癌細胞擴散,相隔3個月後右腎亦出現腫瘤,病情已屆末期,一旦再切除右邊腎臟就勢必要終身洗腎。雖然病情嚴重,但江醫生要求患者不要放棄治療,並安排她接受高單位維生素C注射,同時每天食用3種抗癌食物,可幸的是女患者遵循建議下,僅僅3個月右腎的腫瘤已然消失,相隔1年半後癌症亦未曾復發。
1.蔬菜:大蒜/十字花科蔬菜 2選1
江醫生提醒要將腥上述蔬菜切完後靜置20分鐘再煮,用意是要令大蒜素與蘿蔔硫素得以充分釋放,方可產生抗癌作用。
2.堅果:合桃/花生 2選1
醫生建議每日食2把、約16顆堅果,有抗癌及補充蛋白質效用。
3.水果:蔓越橘(小紅莓)/青檸/蘋果 3選1
江醫生指,許多人認為第4期癌症幾乎無望,但這名女子在治療與食療的雙重作用下,病情完全緩解。他指健康飲食對癌症患者無害,一試無妨。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如椰菜花,其營養價值極高,抗癌效果更佳,同時西蘭花的效果要比椰菜花更佳。
誤食保健品 腎病提早15年惡化
此外,江醫生亦曾分享指一名70歲老婦已經確診糖尿病5年,其腎功能卻在短時間內急劇惡化,出現嚴重蛋白尿、疲勞和貧血等症狀。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的腎臟病變不會如此迅速地發展;從糖尿病引致腎臟損害到微白蛋白尿腎病變,通常需要約15年,再發展至尿毒症則需時約25至30年,然而事主卻於短短5年期間惡化至慢性腎衰竭第四期,顯然有其他因素加重了她的病情。
經過詳細問診後發現,老婦因擔心西藥會損害腎臟而未有按時服藥,並長期服用多達十幾種保健品。她的女兒曾勸阻她不要隨便服用保健品卻無果。洪醫生指保健品成分繁多,部分產品標籤上甚至列出50至60種成分,並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劑,尤其是高磷和高鉀成分;對於腎病患者而言,飲食應以低磷、低鉀和低蛋白為主。故此患者如希望服用保健品必須挑選專為慢性腎衰竭患者設計的產品。
腎絲球不可再生 腎臟「存款」要節約使用
台灣腎臟科醫生洪永祥曾分享指,人體一生約擁有兩百萬顆腎絲球(renal glomerulus),而且「死掉一顆就少一顆」不會再生,引致腎功能衰退。因此維護腎臟健康、令「腎臟的存款一定要省著點用」尤為重要。腎絲球其實是負責過濾血液中的廢物和水分,當這些過濾器受損,腎功能將逐漸衰退。如果想遠離洗腎的命運,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尤為關鍵。
十大傷腎食物
許多人誤以為只有高鹽食物會對腎臟有害,但洪醫生指出,高油高糖食品同樣會對腎臟產生長期的損害,並列出10種常見且容易被忽略的「傷腎食物」,經常食用這些食物會逐漸感到口渴、水腫,並發現尿液中出現泡沫,這些都是腎功能退化的徵兆。
傷腎食物第十位|穀物早餐
市售穀物早餐常打著「低脂、高纖維」的健康口號,吸引許多消費者選購,尤其是以兒童為銷售對象的穀物更是五花八門。然而,這些穀物的主要成分往往是裹著糖的碳水化合物,實際上含有大量的隱形糖分。
根據英國消費者雜誌的研究,近90%的市售穀物早餐都含有高糖,而其中13%含有高鹽,10%含有高飽和脂肪。這些隱藏的高糖、高鹽成分不僅不利於健康,長期食用還會對腎臟造成負擔,讓腎功能在不知不覺中退化。尤其是每天以這些加工穀物作為早餐的習慣,會令腎臟長期處於高壓狀態,難以負荷。
食物例子:粟米片、小麥片等加工穀物
傷腎食物第十位|穀物早餐
傷腎食物第九位|蔥花肉鬆捲、奶酥麵包
台式麵包如蔥花肉鬆捲、奶酥麵包等,雖然美味可口,但背後隱藏著令人驚訝的高熱量和脂肪。
- 蔥花肉鬆捲:鬆軟口感來自於大量的油脂,加上抹上美乃滋及肉鬆,熱量驚人,達到565卡路里,相當於吃了兩碗白飯的熱量
- 奶酥麵包:內餡則是由奶油、奶粉及糖製成,單單一個奶酥麵包便高達540卡路里
這些高糖高脂的食物,不僅會讓人發胖,還會對腎臟造成長期的損害,尤其是內含的反式脂肪及飽和脂肪酸,對腎臟功能的損傷尤為嚴重,建議大家應避免過量食用。
食物例子:蔥花肉鬆捲、奶酥麵包
傷腎食物第九位|蔥花肉鬆捲、奶酥麵包
傷腎食物第八位|燒餅、油炸鬼
油炸鬼和燒餅是許多人喜愛的傳統早餐,但這些食物在高溫油炸過程中會產生丙烯醯胺和多環芳香烴等致癌物質,這些物質不僅會增加癌症風險,還會對腎臟造成不可逆的損害。特別是一些商家為了增加油炸鬼的酥脆感,會使用含有重金屬鋁的膨脹劑。攝取過多鋁可能會導致腦部與腎臟的損害,進一步增加失智及腎衰竭的風險。此外,一份油炸鬼的熱量高達500至600卡路里,吃掉一份相當於喝了2/3杯珍珠奶茶的熱量。
食物例子:燒餅、油炸鬼
傷腎食物第七位|鍋貼、水餃
包餡食物如鍋貼、水餃、小籠包等,雖然是許多忙碌人士的方便餐選擇,但這類食物的熱量及油脂含量卻不可忽視。外皮由澱粉製成,內餡則是高脂的五花肉,這種組合讓一份鍋貼的熱量高達750卡路里,遠超過一餐的熱量需求。經常攝取這類包餡食物,容易導致代謝綜合症的發生,包括高血糖、高血壓、高膽固醇等問題,並加速腎功能的退化。很多人以為這些小點心無害,但長期食用會在不知不覺中對腎臟造成慢性破壞。
食物例子:鍋貼、水餃、小籠包
傷腎食物第六位|肉鬆、肉乾、香腸
肉鬆、肉乾和香腸等加工肉類是許多人喜愛的零食和配飯食品,但這些食物對於糖尿病及腎病患者來說,這些食物的危害更大,應盡量避免。
- 肉鬆:事實上很多營養加工食品,會用大量的油、醬油、糖與鹽調味,加工過程中幾乎胺基酸、維生素營養耗盡,只剩下高油鹽糖調味加工食品,尤其是糖尿病人及腎臟病人,就不宜吃肉鬆。
- 肉乾與香腸:同樣是高油鹽糖加上高溫加工的紅肉,吃完口乾舌燥,有研究發現除了致癌風險外,會引發身體慢性發炎,例如慢性腎絲球腎炎、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性疾病、癌症等。
食物例子:肉鬆、肉乾、香腸
傷腎食物第五位|鐵板麵
鐵板麵其實是高油、高鹽的代表,每100克的油麵熱量達361卡路里,鈉含量更高達712毫克。這些食物經過鐵板的高溫烹煮後,還容易與焦炭接觸,產生異環胺和丙烯醯胺等致癌物質,對腎臟造成損害。鐵板麵的調味包中含有大量的鹽和勾芡成分,會進一步增加熱量和腎臟的負擔。經常食用這些高油鹽的食物,無疑會讓腎功能逐步退化。
食物例子:鐵板麵
傷腎食物第四位|三寶飯
一份三寶飯的熱量可高達1,330卡路里,已經一般人兩餐的熱量。尤其是叉燒和燒肉這類紅肉,通常使用五花肉製成,脂肪含量極高,加上烤鴨皮、烤雞皮這些高油脂部位,更進一步提升熱量。同時,燒臘醬汁通常含有高鹽和高糖,進一步增加腎臟的負擔。
建議: 避免食肥肉、雞皮、鴨皮等部位,盡量選擇低油燒味,如白切雞等
傷腎食物第三位|炸雞排
炸雞排一片平均熱量可達630卡路里,遠超過兩碗白飯的熱量,而且烹調過程中還會使用大量的高鹽、高糖調味品,進一步增加腎臟的負擔。更重要的是,許多商家並不會定期更換油鍋中的油,回鍋油中充滿了致癌物質和重金屬,長期食用可能導致肝、腎及血管的損害,甚至提升致癌風險。洪醫生又舉例稱,曾有12歲女童每星期吃4至5次炸雞排或鹽酥雞,結果因感冒,繼而引發尿毒症,經檢查發現腎臟已經壞死,終身都要洗腎度日。
傷腎食物第二位|日式拉麵
日式拉麵深受大家喜愛,甚至有人視喝完湯頭為吃拉麵的「禮儀」,但洪醫生指出,一碗日式拉麵的鈉含量可高達2,000至4,000毫克,相當於每日建議鈉攝取量的兩倍以上。長期攝取高鈉的食物會讓血液中的鈉離子含量飆升,對腎臟及血管造成雙重壓力,最終引發水腫、高血壓,甚至增加痛風的風險。
建議: 少喝湯、減少食拉麵頻率、選擇低鹽或自製健康湯底
傷腎食物第一位|珍珠奶茶
一杯700c.c.的珍珠奶茶熱量高達783卡路里,幾乎等於一餐的熱量。其中珍珠奶茶中的奶精是由油脂類製成,而非真正的牛奶,這些油脂會增加血脂含量,對腎臟的代謝負擔非常大。而且當中含有大量高果糖糖漿,果糖分子會在代謝過程中產生過多的磷酸三碳糖,進而促進肝臟內脂肪的合成,增加三酸甘油酯的堆積,提升胰島素抗性,最終導致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和痛風等慢性病,這些慢性病均為「腎的最大元兇」。
建議: 適量飲用、選擇少甜、無奶精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