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猝死|前亞視小生甄志強上海離世享年59歲 疑打波期間心臟出事猝逝 心臟醫生:休息時切忌做1事
妻方心媛發訃文:身後事從簡處理
甄志強太太方心媛今日(10月31日)發訃文,寫道:
先夫 甄志强先生於2025年10月21日於上海安詳辭世,蒙塵世之緣盡,歸天地之寧靜。
彼一生溫潤如玉,藝耀香江,德澤親友;今驟然離別,猶似星隕長河,痛徹心扉。
未亡人 方心媛 攜全體家屬隨侍在側。為體念先夫低調謙和之本性,身後事宜將從簡處理。
待喪禮儀式之具體日期與地點確定後,將另行公告,敬祈親友靜候。
承蒙各界摯友昔日厚愛,謹此叩謝,並祈與眾同念其藝德風範。
謹此告之各界關心之親友
伏維尚饗妻:方心媛 哀告
疑打波期間心臟「出事」猝逝
甄志強近年定居於中山,並在上海擁有物業,經常參與打波活動。據知情人士透露,甄志強的離世相當突然,據傳是在打波後心臟出現問題而導致死亡。
8成運動猝死與心臟問題有關
運動期間心臟承受壓力,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心臟科專科醫生麥耀光在接受本地媒體訪問時指出,接近八成的運動猝死個案與心臟問題有關,主要原因包括隱性心臟病的觸發和突發性心臟缺血。
- 35歲或以下人士:猝死多由於先天性心臟問題如心肌肥厚症引起。這些問題在劇烈運動中突然發作,導致心臟肌肉異常膨脹,壓迫冠狀動脈,進而引發心臟缺血和休克
- 35歲以上人士:多因劇烈運動引發冠心病,或在高強度有氧運動中,由於心臟血管狹窄,無法及時供應全身血液,導致休克或死亡。理論上,年齡越大,患有「三高」的人士風險更高。
「假日運動員」風險更高
麥耀光指出,許多「假日運動員」平日飲食不定時,缺乏有氧運動鍛煉心肺功能,當有空閒時間時便過度運動。這種情況下,身體在衝刺與停頓之間不斷交替,容易導致心臟突然缺血,血液循環不暢,最終可能猝死。
劇烈運動後突然休息 心腦易缺氧
以足球為例,麥耀光解釋,在高速奔跑時,心跳頻率迅速上升,交感神經和腎上腺素大量分泌,血管擴張以加速血液流通。當運動員減速或停下時,心跳減慢,但交感神經和腎上腺素仍然處於高水平,血管未能及時收縮,導致血液大量流向下肢,心臟和腦部可能缺血或缺氧。當再次快速運動時,血液未能及時流通全身,可能進一步引發休克或猝死。類似的運動還包括籃球、羽毛球和手球等。
宜養成恒常運動習慣
為避免上述情況,麥耀光建議市民應養成恒常運動的習慣,每週進行至少3天、合共最少15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如慢跑或騎單車,以讓身體適應較高頻率的心跳。在運動過程中,應注意間歇休息時不應完全靜止,而應以緩步跑或原地踏步等方式,讓腎上腺素分泌隨心跳逐漸放緩。
運動結束後,應留出10至20分鐘進行伸展或按摩肌肉,以加速乳酸的清除,幫助心跳逐步回復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