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徵| 身體3個部位常發癢恐屬癌兆 鼻痕+3種情況或屬鼻咽癌 腫瘤權威警告:易與濕疹過敏混淆
3大部位長期痕癢或屬癌兆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臨床中醫師韓世明在其小紅書上載短片,提醒大眾注意皮膚痕癢可能是癌症的徵兆,尤其是年長者需特別留意。他指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容易出現小毛病,而癌症亦是常見病症。若已排除皮膚敏感或濕疹因素,以下三個身體部位經常感到痕癢,可能暗示體內有癌症正在發展:
1.肛門周圍
韓世明指出,肛門附近皮膚痕癢可能由痔瘡或濕疹引起,但若長期痕癢且經調理後仍無法緩解,需考慮是否與癌症有關,尤其是直腸癌。
2.頸部
頸部無故發癢可能與身體代謝異常有關,因為皮下淋巴結可能出現代謝問題。韓世明建議,及早發現異常可把握治療的黃金時機。
3.鼻子
除了鼻敏感或其他外來因素引起的過敏,鼻子痕癢可能與鼻咽癌有關。他補充,若鼻子痕癢伴隨咽痛、呼吸困難、聲音嘶啞,應立即檢查。
皮膚異狀或為癌症先兆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科主任醫生喬建軍指出,部分人誤以為皮膚問題只是小毛病,塗抹藥膏即可解決,卻忽視這可能是內臟腫瘤的潛在警訊。若過去無皮膚痕癢病史,且排除藥物、食物或氣候等刺激因素後,突然出現持續性劇烈痕癢,需考慮激素障礙、糖尿病、肝病,甚至腫瘤的可能性。臨床上,頑固性瘙癢可能是何杰金氏淋巴瘤、血癌、骨髓瘤等惡性腫瘤的共同症狀。
1.皮膚紅斑脫屑
皮膚紅斑可能是普通皮炎或濕疹,但若紅斑呈環狀向外擴展、中心消退而邊緣持續蔓延,且多見於腹部、背部及臀部,並伴隨劇烈痕癢,需警惕可能是乳癌或肝癌。若全身90%以上皮膚出現類似燙傷的大面積紅斑,即全身性紅皮病,則可能與淋巴癌、白血病相關。
2.頸部、腋下出現黑色棘皮
若頸部、腋下、腹股溝等皮膚皺摺處出現對稱性色素沉著,皮膚增厚,甚至呈現疣狀突起,需警惕黑棘皮病。惡性黑棘皮病幾乎均與內臟惡性腫瘤相關,尤其常見於消化道腫瘤,例如胃癌。
3.出現紫紅色「熊貓眼」
若眼瞼、眼眶周圍、鼻樑或面頰出現水腫性紫紅色斑,形似「熊貓眼」,伴隨指關節、肘膝關節處紫紅色丘疹或紅斑,並有肌肉疼痛、無力等症狀,需警惕皮肌炎。此病症雖不常見,但約20%-30%患者合併惡性腫瘤。
4.四肢出現牛皮癬
醫學上稱為「副腫瘤性肢端角化病」,表現為牛皮癬病樣皮疹,好發於耳、鼻、面部、手足及膝蓋。此病症與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惡性腫瘤相關。
5.帶狀疱疹(生蛇)
惡性腫瘤相關的帶狀疱疹常表現為全身泛發、反覆發作,而普通帶狀疱疹多局限於身體單側且較少復發。腫瘤患者若發生帶狀疱疹,預後往往較差。
6.皮膚疣贅突然增大增多
若身上原有米粒或黃豆大小的疣贅於短期內迅速增大、數量增加,並伴隨瘙癢症狀,需警惕內臟惡性腫瘤。乳房皮膚出現類似橙皮樣應排查乳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