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德新醫生 barrychung 心臟科醫生謝德新遇上音樂監製Barry Chung 寫歌答謝救護車上的無名英雄

心臟科醫生謝德新遇上音樂監製Barry Chung 寫歌答謝救護車上的無名英雄

健康
謝德新醫生和Barry Chung,一位是心臟專科醫生、一位是音樂人,兩人的友誼由「心」出發,再延伸到音樂,因為感受一致、感激的心相同,所以以歌曲來向拯救生命的最前線崗位— 救護員道謝。

著名音樂監製、作曲編曲人、結他手及和音歌手Barry Chung(鍾慶鴻)的代表作數之不盡,Shine的《燕尾蝶》、容祖兒的《特別嘉賓》之外,鄭秀文、郭富城、鄭伊健、陳奕迅、梁詠琪、古巨基、楊千嬅等等,全是跟他合作過的名字。

是次相約Barry見面的地點,並非在Band房或錄音室,而是心臟專科謝德新醫生這位填詞人,那個位於中環的醫療中心。

驚歷小中風

「今日咁啱係我『小中風』三周年。」Barry說:「事發當時我喺朋友嘅工作室練歌,我又要唱又要彈。彈完、唱完我覺得有啲怪怪嘅感覺,然後過咗一陣,我覺得好唔舒服,於是決定行過去梳化度瞓低休息,但行到一半我已經知道唔妥,我手臂同腳已經冇感覺,好似石頭咁硬。我馬上叫朋友call(救護)車,幸好當時我隊Band有位成員係男護士,救護車嚟到前佢一直test我有冇力,車到達前,我手腳已經有番感覺。」

「佢係小中風!」謝醫生說:「中風同心臟病發一樣,其實救唔救得到(性命),都係一個時間嘅競賽,而Barry好好運,自己康復得到。」

謝德新醫生 barrychung 謝德新醫生(右)指Barry Chung(左)當時是「小中風」。(圖片來源:馮凱宜攝)
謝德新醫生(右)指Barry Chung(左)當時是「小中風」。(圖片來源:馮凱宜攝)

長年工作忙碌的Barry,是否一直沒理會血壓和膽固醇?生活習慣又是否那次小中風的罪魁禍首?

「我哋做呢行日夜顛倒,如果只係夜瞓反而正常,但唔係吖嘛,以我年青時走埠為例,譬如我哋嗰陣時去美國Atlantic City,好多時要做兩場show,分別係美國時間下午兩點,同埋凌晨兩點。去到美國我哋啲時間已經調轉咗,但佢係調轉再調轉。我亦都試過喺美國凌晨兩點開show,完show已經凌晨三、四點,然後五點lobby集合,再搖三個鐘車去機場,再轉飛多倫多。我試過喺香港踏出家門,四十二個鐘之後先至去到酒店休息。八、九十年代嘅時候,所有嘢都booming, 我係嗰個年代嘅人,真係做到傻,就算喺錄音室都好奇怪嘅,叫嘢食(外賣)咁呀,唔知點解硬係嚟到唔即刻食,硬係有啲嘢做緊你唔會停,食物凍晒、油晒先會去食。」

謝醫生認同Barry那次小中風麻痹的感覺自行消失,屬於超幸運事件。

「佢嗰次應該係一個輕微、短暫缺血性嘅中風,並唔係個個病人都咁好彩。有病人唔係麻痺,係可以一邊身完全沒力,完全郁唔到。缺血性嘅中風成因是血塊走咗入去腦裡面,塞咗條大血管,一邊身癱晒,以前嘅治療好被動,而殘障可以非常嚴重!現在嘅治療就係要最短時間去到醫院,每一步都同時間競賽,做磁力共振、做腦素描測睇睇狀況,然後發現血管阻塞情況, 用溶血藥,又或者用導管將血塊抽番出嚟,將成個病改觀晒,事實上時間越短,殘障就越少。同様,急性心臟病發隨時會猝死,救護車去到,可能第一時間已經要開始搶救,去到醫院亦係每一個步驟都要搶先,要以最短時間通番心臟血管。」謝醫生說。

拯救第一步:召喚救護車

謝醫生強調,在整個救護過程中,病人最後一個步驟才是見到醫生,其實第一步是由召喚救護車開始。Barry則感謝那次幫助他的救護員,「因為我當時身處嘅單位電梯唔到,搭完電梯仲要上一層樓梯,所以佢哋要抬我落樓,辛苦晒佢哋。」

謝醫生和Barry,一個醫生、一個病人,近日他們走在一起合力創作了新歌《藍眼睛》,背後又是個怎樣的故事?

謝德新醫生 barrychung 心臟專科醫生謝德新(右)與音樂監製Barry Chung(左)創作歌曲《藍眼睛》感謝救護員。(圖片來源:馮凱宜攝)
心臟專科醫生謝德新(右)與音樂監製Barry Chung(左)創作歌曲《藍眼睛》感謝救護員。(圖片來源:馮凱宜攝)

「我一向都喜歡音樂亦都鍾意改詞,但係從來都自覺不能登大雅之堂, 同時都有跟一班醫護朋友業餘夾band唱歌。 當新冠疫情爆得最嚴重嘅時候, 有人建議跟某媒體合作,改寫流行曲嘅歌詞及灌錄歌曲,希望為社會注入正能量及灌輸正確防疫意識。 為了有更好效果所以去studio錄歌,經band友介紹下認識咗Barry。」謝醫生道出兩人如何結緣,「barry認為成件事好有意義,於是仗義相助,為我哋重新做音樂及錄咗第一首歌《祝君每一句說話》,祝君兩字其實意指當時每日為Covid盡心盡力嘅張竹君醫生。」 謝醫生及後亦寫了另一首作品,原曲是陳奕迅的《與我常在》,希望憑歌曲向大眾灌輸正確膽固醇知識,而這首歌在2023-2024世界心臟日演出。

「後來跟Barry學結他,Barry去年五月突然同我講:『謝醫生,有機會送一首歌畀你!』我心諗,咁正?我是不是發夢?從來不敢相信我會有原創歌曲!下年(2025年)適逢我哋「香港心血管介入學會」15周年,我好想寫一首原創歌畀學會,當然要搵專業人士幫手,廣東歌其實從來都係先曲後詞,好少先詞後曲,老老實實, 對於我一個改詞人,先曲後詞好困難,有Barry出手『後曲』,於是就有《初心》呢首歌嘅出現。」

新歌《藍眼睛》的誕生

謝醫生十幾年前和一眾年輕介入心臟科醫生,共同創立了「香港心血管介入學會」,成員來自不同公立醫院,最初他們只是定時於放工後開會,一起把做得好、做得不太理想的手術案例分享,後來決定正式創會,而周年大會邀請外國專家一同參與。以初心為本,希望以手術併發症案例來互相學習,藉此提高手術水平,所以謝醫生就寫了《初心》的歌詞。

到了今年的「世界心臟日」,作為去年的表演嘉賓,主辦單位問謝醫生有沒有興趣再表演。他去年不斷重複地聽到《傾城》這首舊歌,裡面有一句歌詞:「紅眼睛幽幽的看着這孤城…」他想了幾想,覺得其實守護著這個城市的,就是救護車那個藍眼睛,所以便構思了新一份歌詞,並且再次由Barry 幫忙寫曲,這就是他們的新歌《藍眼睛》了。

「我哋希望借呢個機會去答謝我哋嘅夥伴,因為好多時大部份人心臟病發,個心停咗嘅話,存活機會係百分之八,好多都可能腦缺氧或者死亡,當然現在我哋有AED,可以縮短拯救時間,而這生存之鏈 chain of survival 最重要把關者便是救護員, 要好短時間去到病者嗰度,立刻搶救,然後用最短時間將病者送去醫院,先能夠交畀醫生去做下一個步驟。所以我有感而發,希望借一首歌去答謝救護車嘅無名英雄。」謝醫生說。

親身經歷過「被救」的Barry,有以下呼籲:「有一樣好實際嘅嘢,最好係個電話黐住自己個身,唔好擺喺隔籬,係真係黐住自己,你希望你仲有機會打到電話。」

罪魁禍首 - 膽固醇

謝醫生補充:「中風同心臟病發都面對共同嘅高危因素,就係膽固醇高、血壓高、血糖高,而膽固醇從來都係其中一個好重要嘅高危因素,所以第一,飲食嗰度要留意啦,我哋而家往往都遇到一啲困難,就係好多時要病人食藥,但佢哋永遠唔明白膽固醇嘅重要性,而坊間又有好多假資訊,呼籲病人唔應該食藥,令到我哋醫生好困難。我之前借歌曲希望帶出膽固醇訊息— 膽固醇高其實對健康有好大影響,現在有好多唔同嘅藥物上治療方案,千其唔好因為坊間誤解、所謂嘅副作用,而唔聽醫生勸告,忽視壞膽固醇就係罪魁禍首。」

謝醫生及Barry chung 同意無論工作幾忙,都應該要平衡健康生活。而謝醫生在繁忙工作時間裏都會抽空學結他及跑步舒緩緊張嘅工作以及保持身體健康。

兩位最喜歡《藍眼睛》哪一句歌詞?

「好多謝救護人員,再次感謝救護車上一眾無名英雄!」謝醫生:「我首歌裡面以燈芯、油…作比喻,『驟停驟變 芯滅燈去』,無論你活得幾璀璨都好,『油盡燈去 世態漸看清』個心一停就乜都冇,我哋要活在當下,健康生活當然最緊要,我們需要學懂多啲欣賞及感謝別人,多做有意義的事,令自己活得更加燦爛。」

謝德新醫生 barrychung 謝德新醫生(右)與Barry Chung(左)接受東方新地主編陳小芝(中)訪問。(圖片來源:馮凱宜攝)
謝德新醫生(右)與Barry Chung(左)接受東方新地主編陳小芝(中)訪問。(圖片來源:馮凱宜攝)

撰文:陳小芝

攝影:馮凱宜

圖片來源:馮凱宜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