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41萬港人患慢性乙肝近七成未治療 政府擬推社區篩查助早驗早治

世界肝炎日|41萬港人患慢性乙肝近七成未治療 政府擬推社區篩查助早驗早治

健康
今日(28日)是「世界肝炎日」,衞生署呼籲市民關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風險,指全港約有41萬人患有慢性乙肝,當中近四成患者不自知,七成未有接受治療。署方強調乙肝可致肝硬化及肝癌,鼓勵高風險群組進行乙肝測試,並配合「早驗早處理」方針。政府計劃於社區推行風險為本篩查,年底前公布《2025至2030年病毒性肝炎行動計劃》。

乙肝感染率持續下降 35歲以下少於1%

衞生防護中心特別預防計劃顧問醫生黃駿君表示,本港在七、八十年代乙肝感染率曾高逾一成,政府其後推行多項免費預防措施,包括:

  • 為所有孕婦進行乙肝篩查
  • 為乙肝孕婦所生嬰兒注射免疫球蛋白
  • 自1988年起為所有新生嬰兒接種乙肝疫苗
  • 近年增設高病毒量孕婦使用抗病毒藥物
  • 安排乙肝媽媽所生嬰兒進行血清測試

他指出現時35歲以下年齡組別的乙肝感染率已降至少於1%,香港正邁向「無乙肝新一代」的目標。

全港仍有約41萬人帶乙肝病毒

根據2020至2022年度的人口健康調查推算,全港約有5.6%人口(即約41萬人)患有慢性乙肝,其中35至84歲感染率達7.8%。調查發現,接近四成患者並不自知患病,另有七成未有接受任何跟進治療。

衞生署指出,慢性乙肝可潛伏多年不顯症狀,若未有治療,約15%至40%患者將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癌。乙肝亦是肝癌的主要成因之一,本港每年有約1,400人死於肝癌,約八成肝癌新症患者患有慢性乙肝。

指尖快測15分鐘有結果

衞生署呼籲市民,特別是未曾接種疫苗、與慢性乙肝患者有密切接觸(如家庭成員或性伴侶)的人士,應主動接受乙肝測試。現時除傳統抽血化驗外,亦可透過指尖採血快速測試,約15至30分鐘內可得結果。相關測試由不同醫療機構提供,部分設有流動檢測服務。市民如有需要,可向家庭醫生查詢詳情及收費。如確診患有慢性乙肝,應遵從醫生建議,定期接受檢查和治療,以減低併發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