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袁國勇料本港會有輸入個案 長者感染或致嚴重併發症【附預防方法】

基孔肯雅熱|袁國勇料本港會有輸入個案 長者感染或致嚴重併發症【附預防方法】

健康
世界衞生組織早前警告,基孔肯雅熱疫情有可能大規模爆發,促請各地加強防控。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日(24日)在電台節目表示,預料本港將出現輸入個案,呼籲市民提高警覺,積極防蚊。

袁國勇指出,香港市民對基孔肯雅熱普遍欠缺免疫力,預料本港會有輸入個案,但大規模爆發就未必會出現,最重要是做好防蚊工作。他強調,雖然基孔肯雅熱死亡率較低,但不應掉以輕心,確診者可出現皮疹、關節腫痛等症狀,關節炎更可能持續三個月甚至更長,導致關節提早退化。

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屬高危 或引發嚴重併發症

袁國勇提醒,長期病患者及抵抗力較弱的長者如受感染,病毒有機會誘發心臟或腦血管疾病,呼籲高危群組特別留意,盡早採取防蚊措施,以減低感染風險。

他亦指出,面對新發傳染病,關鍵在於加強科研投入。他以新加坡為例,當地研究人員已發現約30種冠狀病毒,其中不少源於蝙蝠或雀鳥,他指人類難以適應野生動物的病毒及細菌,若繼續發展破壞其棲息地,相關病毒更易傳播,呼籲社會應尊重野生動物的生存權,避免捕捉或圈養,以降低跨物種感染風險。

食環署加強白紋伊蚊監察 防二次爆發

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李明偉在另一節目指出,基孔肯雅熱主要透過白紋伊蚊傳播,署方一直利用誘蚊器指數監察相關情況。他表示,6月為蚊患高峰期,白紋伊蚊指數與往年相若,署方會持續在各出入境口岸加強監察,一旦發現白紋伊蚊,將即時展開滅蚊工作。

李續指,署方亦透過全民滅蚊行動清理積水源頭,減低社區蚊患。他強調,基孔肯雅熱已屬法定呈報傳染病,若本港出現輸入個案,當局會追蹤患者曾到過的地點或工作場所,並加強環境清潔,防止社區二次傳播。

廣東爆疫輸入個案難免 症狀與登革熱重疊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指出,廣東部分地區近期已出現大規模基孔肯雅熱疫情,而香港與內地人流頻繁,預料出現輸入個案在所難免。他提醒,基孔肯雅熱與登革熱同樣由白紋伊蚊傳播,兩者有高度重疊風險。

曾解釋,兩種疾病的患者均會發燒及出現皮疹,但基孔肯雅熱更易引起持續性的關節痛,即使退燒後仍感不適;而登革熱患者則常見骨痛及皮膚出血點。他呼籲醫護人員加強警覺,辨別類似症狀。

基孔肯雅熱|世衛警告疫情或大規模爆發 各區蚊患一覽 傳播途徑/病徵/預防方法拆解
北上注意|內地爆基孔肯雅熱疫情478人中招 感染可致嚴重關節痛長達數年 無疫苗特效藥5招自保

甚麼是基孔肯雅熱?

基孔肯雅熱是一種由白紋伊蚊傳播的病毒性疾病,常見症狀包括發燒、皮疹及嚴重關節痛。關節炎症狀可持續數星期至數月,部分患者更會提早出現關節退化。

誰屬於基孔肯雅熱的高風險群組?

長期病患者及長者屬高風險人士,感染後可能出現心臟或腦血管併發症,需特別注意防蚊措施。

如何預防基孔肯雅熱?

預防方法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物、使用防蚊劑、清除積水防止蚊蟲滋生,以及避免捕捉或接觸野生動物,以減低新病原體傳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