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共治計劃|藥物名單擴展至114項 增抗抑鬱、乙肝、痛風、骨質疏鬆等藥物
政府今日(1日)公布,擴大「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的基本藥物名單,由原有的59項增至114項,涵蓋多類慢性病及偶發性疾病藥物,供參與計劃的家庭醫生處方使用。新名單即日起生效,參加者在政府資助下無須支付藥費。
增納55項藥物 應對更多臨床需要
醫務衞生局表示,最新納入的55項藥物包括用於治療抑鬱、慢性乙型肝炎、骨質疏鬆及甲狀腺疾病的藥物,並涵蓋針對哮喘、痛風、噁心及眩暈等偶發性健康問題的藥物。當局稱,擴大藥物選項有助提升家庭醫生診治的靈活性,並更切合參加者的實際臨床需要。局方強調,有關藥物名單會定期檢視,作為未來推出的社區藥物名冊基礎。
計劃涵蓋「三高」 已逾14萬人參加
「慢病共治計劃」於2023年11月推行,對象為45歲或以上、未曾確診糖尿病或高血壓的香港居民,資助他們在私營市場接受糖尿及血壓篩查。計劃今年3月擴展至涵蓋血脂檢查,達至「三高全覆蓋」。市民若經篩查後發現血糖偏高或確診為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將可進入治療階段,選擇家庭醫生跟進診治,在資助下獲處方藥物,並接受專屬護士及專職醫療團隊支援。
官方數字顯示,截至7月23日,已有超過14萬人參與計劃,當中約8.5萬人完成篩查,其中約3.4萬人(即四成)被診斷為需要接受治療。市民可按此連結查看新增藥物名單。
慢病共治|45歲以上居民獲資助篩查+診治糖尿病/高血壓
全港22,000人患類風濕關節炎 醫生警告4大家務動作忌做 注意9大病徵
腳腫、上樓梯易氣促或心瓣異常 「隱形殺手」主動脈瓣反流4大成因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