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睡眠|長期失眠可致腦神經退化 1種睡姿有助大腦排毒 醫生提3大重點改善睡眠質素
張家銘指出,近年神經科學研究發現,人類大腦擁有一套稱為「膠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的自我清潔機制。當這套系統運作順暢時,能有效清除腦內代謝廢物,包括與阿茲海默症高度相關的β類澱粉蛋白及Tau蛋白。
深層睡眠有助清走代謝廢物
根據2025年發表於《Alzheimer’s & Dementia》的綜論,當人進入深層睡眠(尤其是慢波睡眠階段)時,腦脊髓液會大量灌流進入腦組織,透過星狀膠質細胞上的水通道蛋白(AQP4)與組織間液交換,將累積的代謝廢物沖出,最終透過腦膜淋巴系統排出至頸部淋巴結。
向右側睡腦脊髓液流動更順暢
睡姿也會影響膠淋巴系統的排毒效率。根據2019年《Medical Hypotheses》的研究,側臥睡姿,特別是右側臥,能讓腦脊髓液流動更順暢,β類澱粉蛋白的清除效率明顯提高。研究指出,右側臥時頸內靜脈保持開放、血流阻力較低,廢物更容易被排出。
張家銘醫建議,養成側睡習慣,尤其是右側臥,有助於腦部清除廢物,還能減少胃食道逆流、促進血液循環及平衡心臟負擔。他建議選擇支撐力足夠、能維持頭頸自然對齊的枕頭,若早晨常感到頭脹或宿醉感,也可嘗試調整睡姿,觀察是否改善。
深層睡眠、運動與呼吸的重要性
膠淋巴系統的運作需要3個條件:深層睡眠、有氧運動及穩定呼吸。
1.在深層慢波睡眠中,腦組織間隙會擴大約60%,代謝廢物更容易被清除。若睡眠不足或頻繁中斷,這個「排廢時段」會大打折扣。張醫師建議,每晚應確保7小時以上連續睡眠,睡前一小時避免藍光與強光刺激,營造黑暗、安靜、溫度適中的環境,讓大腦能有足夠時間「洗乾淨」。
2.中強度有氧活動可促進血管搏動與淋巴收縮,加速腦脊髓液流動。研究與臨床觀察顯示,每週150分鐘的運動(例如快走、游泳、太極、飛輪)能顯著提升腦液循環效率。許多人在運動後會覺得「頭變亮、睡得更沉」,那正是膠淋巴系統被激活的感覺。
3.張家銘指,有節奏的深呼吸不僅能放鬆情緒,還能透過調節自律神經與血管搏動,促進腦脊髓液循環,幫助清除廢物。他建議每天安排5分鐘深呼吸或靜心練習,尤其睡前進行最有效。方法很簡單:吸氣4秒、吐氣6秒,讓呼吸節奏平穩,身體自然進入放鬆狀態。若肩頸僵硬,可搭配輕柔按摩或熱敷,進一步促進腦膜淋巴管流動。
基因與生活習慣的影響
部分人帶有載脂蛋白E第四型(APOE4)基因,膠淋巴系統效率天生較低,廢物清除速度慢、阿茲海默症風險較高。不過張家銘醫師強調:「基因不是宿命,習慣才是關鍵。」只要透過規律作息、維持正常血壓、減少糖分攝取、避免慢性發炎並持續運動,就能讓這個系統重新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