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放榜2025 考生 DSE放榜2025|調查:考生放榜壓力值創5年新高 憂經濟轉差、出路縮

DSE放榜2025|調查:考生放榜壓力值創5年新高 憂經濟轉差、出路縮

健康
中學文憑試(DSE)即將放榜,香港青年協會昨日(10日)公布「DSE 2025升學規劃調查」結果,顯示應屆考生的心理壓力顯著上升,近五成三學生形容壓力屬高水平,創近5年新高。同時,近半人表示在升學規劃上遇到困難,情緒以「擔心」與「迷惘」為主,反映考生在升學決策過程中感到困擾。

考生壓力創6年新高 對未來感擔憂

調查於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下旬期間進行,透過網上問卷訪問共1,456名中學生,當中包括490名應屆DSE考生。結果顯示,52.9%應屆考生評估自己壓力指數為7至10分(10為最高),較去年同類調查的41.7%上升逾一成,打破近年壓力趨緩的走勢。

至於中五準考生方面,57.1%同樣表示面對高壓,與去年相若,反映不論應屆或準考生均感受明顯壓力。調查亦顯示,六成考生升學目標為入讀大學學位課程,若未能於聯招獲派心儀科目,54.7%會考慮選讀自資副學位,其次為自資學士(39.6%)、邊工作邊進修(25.9%)、海外升學(18.8%)及內地升學(14.3%)。

在情緒狀況方面,考生以「擔心」(64.7%)及「迷惘」(54.5%)為主,但仍有44.5%表示對未來「期待」,維持一定的正面態度。

調查指出,48.2%應屆考生形容規劃升學及發展方向「十分困難」,為三年來新高。選科考慮方面,以「課程與個人興趣配合」(75.9%)、「考獲成績」(73.9%)及「經濟環境與就業前景」(57.3%)為三大主因,當中選擇「經濟環境與就業前景」者比去年上升近一成,反映在經濟不明朗及就業市場緊縮下,學生更關注畢業出路。

dse放榜2025 考生 左起應屆文憑試考生黃同學、香港青年協會「DSE-27771112」負責人許強懋、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陳英杰、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工作幹事張家瑜、應屆文憑試考生柯同學。(圖片來源:青協)
左起應屆文憑試考生黃同學、香港青年協會「DSE-27771112」負責人許強懋、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陳英杰、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工作幹事張家瑜、應屆文憑試考生柯同學。(圖片來源:青協)

近兩成考慮報讀AI課程 盼跨學科應用

人工智能(AI)發展迅速,不少大學增設AI相關跨學科課程,調查顯示91.4%應屆考生有留意有關新課程,當中近兩成(19.8%)考慮報讀相關科目。

整體而言,94.1%中五及中六學生認為掌握AI知識對未來發展「非常重要」。學生對AI的期望集中於三方面:在感興趣領域應用AI工具(57.2%)、提升明辨與批判思維(52.5%)及加強創造力與人機協作能力(47.9%),反映學生看重AI應用與跨學科整合能力。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陳英杰指出,今年考生壓力回升,與社會經濟因素有關,學生普遍憂慮所選學科未來的就業出路,增添升學規劃的難度。他建議學生預早為不同放榜結果作出應變部署,以減輕不安情緒。

陳續指,學生普遍認為AI是未來職場關鍵能力,亦開始關注如何在自身興趣領域靈活應用AI。事實上,今年各大院校共新增14個AI跨學科課程,學生與學界均重視「AI+」能力的培養。他認為,AI世代關鍵在於能否活用AI與專業知識結合,培養跨學科思維。

本學年接逾8000宗求助個案

青協熱線「DSE 27771112」自去年9月至今年7月共接獲8,415宗求助個案,當中不少涉及情緒困擾及升學抉擇迷思:

  • 有考生形容臨近DSE期間「邊溫書邊崩潰落淚」,以為考試結束可稍作喘息,卻因未放榜與親友關注壓力倍增,直言「人生彷彿只剩下DSE」。
  • 有考生原欲報讀媒體設計科,因AI能自動生成文章與動畫,擔心未來就業空間愈趨狹窄,即使熱愛創意行業,仍難作抉擇。
  • 另有家長坦言,子女積極研究AI與跨學科路向,自己卻缺乏相關知識,無法提供實質協助,擔心子女「誤選」但感力不從心。

青協加強放榜支援 助學生作好準備

為協助考生迎接放榜,青協「DSE 27771112」推出網上及實體版《放榜攻略》,今年特別加入AI相關課程及本地「AI+」學科資料,協助考生比較課程特點、制訂升學策略。

此外,該熱線及uTouch.hk網上輔導平台將於7月14日至19日期間延長服務時間,青協轄下6所青年空間(包括天悅、天耀、隆亨、將軍澳、茵怡及祥華)亦會於7月15日舉行「放榜打氣分享夜」,並於7月16日早上加開時段,提供即場升學諮詢及情緒支援,為考生及家長提供即時協助。

圖片來源:青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