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女子暴肥44磅揭身體嚴重發炎 靠1款食物逆轉口臭脂肪肝 醫生:建議每周至少食3次
女子婚後暴肥44磅 檢查揭身體嚴重發炎
台灣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於《健康好生活》節目中分享了一個病例:一名身高162厘米的女子,婚前體重約51公斤,四年後卻增至70公斤(約154磅)。她求醫時指自己除了體重增加,同時還出現口臭問題,甚至因此而受丈夫嫌棄,雖試過減肥擔成功一直不彰。
劉博仁指,女事主經檢查後被發現體內嚴重發炎,紅血球上的Omega-3脂肪酸濃度僅有2%,遠低於理想的7%至8%。劉醫生遂建議她從飲食方面著手調理身體,主要是增加海魚類魚肉的攝取,同時要減少食紅肉,並且再補充魚油及配合適量運動。

3個月後事主覆診,發現其發炎指數及脂肪肝均有明顯改善,其中Omega-3脂肪酸比例提升至7%,口臭問題亦幾乎消失。
每星期食魚肉3次助身體抗炎
劉博仁強調,經常食用魚類料理確實能達到抗發炎的效果。他曾指出,Omega-3脂肪酸如同身體的滅火器,能減少慢性發炎,保護細胞免受損害。她建議每星期食用三文魚、鯖魚等魚類2至3次,以補充Omega-3脂肪酸。
身體發炎是導致多種慢性疾病的原因之一;事實上全球每年約有4萬人死於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關節炎等。台灣家醫科醫生吳佳鴻就曾分享「全球最消炎8大食物」,包括:
台灣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8大全球最消炎食物
1.維他命A:三文魚、鯖魚、蛋(尤其蛋黃)、菠菜、西蘭花等
維他命A除了對眼睛健康至關重要,還可維持人體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保持腸道黏膜健康,有助於抵抗發炎。富含維他命A的蔬菜通常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能在體內轉化為維他命A。
2.鋅:雞肉、生蠔、堅果(如腰果、杏仁等)
鋅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能預防腸道發炎、調節體內多種荷爾蒙、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對抗發炎非常有幫助。對於經常大量運動或進行高強度訓練的人來說,鋅的需求量亦會增加。
3.益生菌:味噌、乳酪、納豆、泡菜、紅茶菌等
益生菌主要存在於發酵食物中。研究顯示,腸道菌群與人體的免疫、發炎反應、新陳代謝,甚至抗衰老和延長健康壽命有密切關聯。多樣化的發酵性食物能增加腸道菌叢的豐富性與多樣性,不僅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還能間接幫助身體抵抗發炎,促進整體健康。
4.Omega-3脂肪酸:亞麻籽、紫蘇籽、奇亞籽/魚油補充劑、三文魚、鯖魚等
Omega-3脂肪酸分為植物性和動物性兩大類,均有助於抗發炎;植物性Omega-3主要以α-亞麻油酸 (ALA) 的形式存在於亞麻籽、紫蘇籽、奇亞籽和核桃等堅果類中。動物性Omega-3則直接含有EPA和DHA,攝取這類Omega-3更有效率,來源包括魚油營養補充劑和富含脂肪的魚類,如三文魚、鯖魚和沙丁魚等。
5.麩醯胺酸:海鮮類(如魚類或貝類)、核桃、南瓜籽等
麩醯胺酸是一種重要的胺基酸,也是許多細胞產生能量的重要燃料。攝取足夠的麩醯胺酸不僅有助於維護腸胃道健康(特別是修復腸道黏膜),還能促進體內穀胱甘肽的合成。穀胱甘肽是身體最重要的抗氧化劑和抗發炎物質,能中和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從而減輕發炎反應。
6.維他命D:牛奶、三文魚、曬過的冬菇
維他命D在體內的作用廣泛,幾乎遍及全身,類似於荷爾蒙。除了有助於抗發炎,維他命D對腸道健康、過敏反應、免疫功能、骨骼和肌肉健康、新陳代謝、認知功能、心血管健康和預防癌症都十分重要。
7.膳食纖維:牛蒡、糙米及水果果皮(如蘋果、梨子等可食用果皮)
膳食纖維不僅有助於腸道蠕動和維持消化道健康,還能滋養腸道中的益生菌,促進腸道菌群的平衡。健康的腸道菌群能產生短鏈脂肪酸,這些物質已被證實具有抗發炎的功效,有助於調節免疫反應。
8.多酚類:藍莓、草莓、提子、綠茶、黑朱古力、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椰菜)
植化素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和抗發炎特性,多酚類便是其中一大類重要的植化素。多酚類物質能中和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並抑制發炎反應的發生和發展。因此,多攝取原型、多樣化且色彩豐富的植物性食物,是獲取膳食纖維和植化素,進而達到抗發炎效果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