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 代糖 胰臟癌|胰臟癌5年存活率不足10% 研究:1種代糖可殺癌細胞 療法天然成對抗「癌王」曙光

胰臟癌|胰臟癌5年存活率不足10% 研究:1種代糖可殺癌細胞 療法天然成對抗「癌王」曙光

飲食營養

廣告

有研究發現,甜菊這種天然代糖經過特定菌種發酵後,可能有能力殺死胰腺癌細胞,同時不會損害到正常腎臟細胞。雖然研究人員強調實驗僅以體外細胞進行,未必可適用於人體之內,但結果仍被期待成為治療「癌王」的曙光。

胰臟癌存活率低 1種代糖成抗癌新希望

綜合外媒報道,科學網站《Science Alert》指出,日本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甜菊」(stevia)經過特定菌種發酵後,可能具備對抗胰臟癌的潛力。報道指出,胰臟癌是目前最難以治療的癌症之一,確診者的5年存活率不到10%。由於現有的治療方法有限,研究人員開始尋求植物中的潛在解決方案;事實上,許多現有的化療藥物(如紫杉醇)都是從植物中提取,而甜菊葉中含有的生物活性化合物,雖然已被證實具有一定的抗癌和抗氧化活性,但效果有限。

廣島大學的研究團隊提出了一個創新做法,嘗試將甜菊進行發酵。他們使用一種常見於發酵食品的植物乳桿菌SN13T,對甜菊進行發酵,並成功產生名為「綠原酸甲酯」(Caffeoyl methyl ester, CAME)的酚類化合物。

有效殺死大量癌細胞 甜菊萃取物幾乎不損健康細胞

在實驗室測試中,這種經過發酵的甜菊萃取物能有效殺死大量胰臟癌細胞,同時幾乎不影響健康的腎臟細胞,顯示出高度的「選擇性」。進一步分析顯示,「CAME」能夠引發癌細胞的自發凋亡,同時抑制其增生訊號路徑,達到雙重打擊效果。

研究人員強調,這項發現目前僅限於體外細胞實驗,尚未證實在人體內的有效性;事實上,不少物質在實驗裡面展現中對抗癌細胞潛力,但最終可能在人體臨床試驗中失敗。儘管如此,研究人員認為有關結果揭示了日常食物與微生物可能成為開發天然、準確且低成本的癌症療法,結果仍然叫人振奮。

一年逾千港人確診胰臟癌 早期腫瘤難發現

據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腫瘤科「家支援」資料指,胰臟癌不但是香港第十大常見癌症,更是本港第四致命的癌症;胰臟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於過去10年持續上升。2022年新症宗數達1,037宗,佔本港癌症新症總數的2.9%;同年共有920人死於胰臟癌,佔癌症死亡總數的6.3%。2012至2022年,死於胰臟癌的人數躍升71%。

由於胰臟位於人體深處,醫護人員在常規檢查中難以察覺或摸到早期腫瘤。 當患者開始出現症狀時,腫瘤大多已變大或已擴散到其他器官。 因此,胰臟癌確診時通常已是晚期,預後較差。 只有20%左右的患者可以接受手術,但復發率很高。

胰臟癌診斷方法

  • 血液檢查
  • 內窺鏡逆行膽胰管造影
  • 經皮肝膽道造影術
  • 超聲波掃描
  • 電腦掃描
  • 正電子掃描

有關胰臟癌診斷詳情,請至「家支援」網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