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信會醫院 余碧玲

食物記憶喚醒腦力 延緩老化有妙法

飲食營養
香港人均壽命愈來愈長,人口老化問題亦日益明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了2050年,香港將有四成人口年滿65歲,成為全球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

面對這個趨勢,不少家庭開始關注長者腦部健康。其實,預防腦退化並非只靠藥物。有科學研究證明,只要透過日常鍛鍊與食物認知訓練,長者亦能有效延緩腦部退化,愉快地享受「慢老」人生。

食物認知訓練 促進大腦靈活性

大腦訓練和記憶力保養應由50歲開始,以預防腦退化症與憂鬱症的發生。每天只需花10至20分鐘進行朗讀、計算、抄寫等小練習,對改善認知障礙已有顯著幫助。最簡單的訓練方法,就是結合日常生活:

  • 寫下三款喜愛的家常菜式食譜,仔細閱讀和書寫所需的材料、分量及製作步驟。
  • 整理購物清單、估算每餐成本,將財務小任務一併融入。
  • 與親朋好友交流生活趣事及烹飪心得,令腦袋與人際關係同步活化。
  • 日常多留意五感刺激,例如觀察食物色澤、聆聽烹調聲音、品嘗味道。

透過這些簡單活動不但令訓練過程輕鬆自然,更能開發多元化的大腦訓練方式。出門購物時亦可順道進行現實導向訓練,幫助長者在日常環境中多留意時間、地點和人物,大大提升對周圍環境的認知與適應力。

小貼士:長者「腦力餐單」這樣做

  • 任何訓練宜由淺入深。
  • 每餐要有澱粉、蛋白、蔬果、健康油脂,兼顧美味與營養。
  • 每周推薦與家人選三道新菜式,一同完成「動腦+動手」練習。
  • 買東西時多問自己:「這是第幾樣材料?預算多少?今日有什麼新發現?」
  • 最重要是保持參與感和成就感,過程愉快便最有效。
  • 諮詢營養師以進行量身訂製的食物認知訓練。

自我檢查清單 你今天做到幾多?

  • 有記下菜式或食材嗎?
  • 曾主動與人分享或討論生活趣事?
  • 嘗試新活動或新菜式?
  • 有全神貫注完成一項任務?
  • 有留意不同材料的顏色、味道或步驟嗎?

堅持這些好習慣,大腦和心情都會愈來愈好!

重建長者心理健康

隨年齡增長,長者的認知和記憶力逐漸減退,更容易出現情緒低落和自信心下降。因此,除食物認知訓練外,亦應鼓勵長者走出家門,與人交流互動,分享昔日生活點滴。這不單有助紓緩負面情緒,亦可透過重溫美好記憶,刺激腦部活動,改善認知障礙。

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只要肯開始,年齡都不是障礙。照顧大腦,永遠不嫌早。只要每天用心一點,把簡單生活細節化為訓練,每位長者都可增強記憶、自信和生活自主感。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聯絡香港浸信會醫院營養部,尋求專業意見。

了解更多:https://www.hkbh.org.hk/services-overview/paramedical-services/dietetics-services/

香港浸信會醫院 余碧玲 香港浸信會醫院營養師主管余碧玲女士(圖片來源:香港浸信會醫院提供)
香港浸信會醫院營養師主管余碧玲女士(圖片來源:香港浸信會醫院提供)

專欄:浸醫與您

撰文:香港浸信會醫院營養師主管余碧玲女士

圖片來源:香港浸信會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