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番薯葉通便防癌 中醫推薦1種食法保留營養 含鉀較高2類人小心食用
廣告
番薯葉美味且平價,其營養更是比不少蔬菜優勝。台灣中醫師羅珮琳指出,番薯葉葉富含多酚、綠原酸等營養素,具有清熱解毒、穩定血糖、抗發炎的功效,並有助於預防大腸癌、乳癌及肺癌。她每週至少食用三次以上。然而由於番薯葉屬性偏涼,不建議涼拌或生食。此外,因其含有維生素K和高鉀,腎臟病患者或正在服用抗凝血劑的人士應避免大量食用。
花青素、黃酮類有助改善血糖
羅珮琳在其臉書專頁「羅珮琳醫師 Pei-Lin, Lo M.D.」中提到,慢性發炎反應是血糖問題和癌症的已知原因之一。番薯葉中富含的多酚、花青素、黃酮類和綠原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對於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幫助。
羅珮琳表示,研究顯示,多酚和花青素能有效抑制大腸癌、乳癌及肺癌等多種癌細胞的增殖,並能誘導癌細胞凋亡,展現出抗突變的作用。因此,番薯葉是抗發炎或預防癌症的良好選擇。
番薯葉清熱抗菌 中醫:每星期至少食3次
在中醫的角度,番薯葉歸屬於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2025年的一項體外研究顯示,番薯葉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綠膿桿菌具有抗菌能力。此外,研究也指出,每日攝取200公克的紫色番薯葉萃取物,能增強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提升免疫力。羅珮琳每週必吃三次以上番薯葉。
番薯葉食用建議
如何健康地食用番薯葉?羅珮琳建議,由於番薯葉屬涼性食物,不宜涼拌或生食。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或需低鉀飲食者,應避免大量食用番薯葉。若擔心鉀含量過高,可先汆燙以降低鉀含量再食用。此外,番薯葉含有促進凝血的維生素K,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患者應避免大量攝取。
3點挑選靚番薯葉
挑選番薯葉時,應選擇葉片完整、鮮綠、寬大肥厚,避免枯黃、黃斑或枯萎的。梗部應保持青綠且堅挺有彈性,若梗太老可以去除外皮或截斷。
- 葉片:選擇葉形完整、寬大肥厚的番薯葉,顏色以鮮綠為佳,避免有黃斑、枯黃或破損的葉子。
- 梗:梗應堅挺有彈性,顏色青綠。梗較暗綠色表示纖維較多,但若過老,可將外皮撕掉或切掉較粗的部分,以改善口感。
- 狀態:優先挑選「尚未水洗」的,保存期限較長。檢查葉片是否有蟲咬的痕跡。
關鍵詞
蕃薯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