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全港190萬人有高血壓 專家嚴選13款護血管食物 預防中風心肌梗塞溶解血栓
高血壓號稱「沉默殺手」 可致中風心肌梗塞
日本傳媒《介護ポストセブン》指出,血管疾病是「沉默殺手」,高血壓問題會在人體內慢慢惡化,可以沒有任何預兆或明顯症狀,至一定程度後突然發病,其中腦血管破裂的中風、心臟血管阻塞的心肌梗塞更可以直接致死,即使患者避過一劫都很可能留下嚴重後遺症。
報道指,中風和心肌梗塞都是由動脈硬化引起,其中動脈硬化是指血管阻塞。換句話說高血壓和高膽固醇等導致血管狹窄或阻塞的行為會增加風險,正確飲食及生活習慣就可以顯著降低中風和心肌梗塞的風險。
13款護血管食物一覽
報道邀請10位當地專家,包括營養師、心臟科醫生及醫療機構院長,以評分方式選出12款保護血管健康最佳食物,其結果如下:
第12位:鯖魚
豐富的n-3脂肪酸可以改善血液循環,降低心肌梗塞和中風的風險。值得推薦的另一個原因是它可以用於各種菜式,如醃鯖魚或味噌燉菜等。
第12位:薑
生薑的兩大健康成分「薑辣素」和「薑烯酚」具有抗高血壓、改善血脂異常、改善血液流動、預防動脈硬化、中風、心肌梗塞等功效。
第11位:蘑菇
蘑菇含有大量鮮味成分,在烹飪中使用有助減少其他調味料用量,從而減少鹽的攝入量。蘑菇還富含鉀,有助於排出導致高血壓的鈉,並含有膳食纖維。
第10位:大豆
大豆在云云豆類中,植物蛋白、膳食纖維及鈣的含量相對很,特別是植物蛋白,有增加血管彈性的功效,同時異黃酮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和中性脂肪。
第9位:堅果
堅果除了是優質脂肪還富含維生素 E,可以降低心臟病的風險;多食堅果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2型糖尿病的風險。不過要注意堅果熱量甚高,每天不宜攝入超過30克。
第9位:牛油果
牛油果富含n-9脂肪酸,這是一種有益脂肪,可以降低壞膽固醇,有助維持心臟健康。牛油果的鉀有助於排出體內的鹽分,生食及製成沙律皆宜。
第6位:三文魚
三文魚富含omega-3脂肪酸,可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壓和壞膽固醇水平;三文魚紅肉中含有豐富的色素成分蝦青素,具有極佳的抗炎和抗氧化特性,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
第6位:竹莢魚
竹莢魚含有豐富的EPA,有助血液凝固;竹莢魚除了含有所有藍魚都具有的DHA和EPA之外,還富含維生素B2,可分解體內的過氧化物脂質,抑制動脈硬化、延緩衰老。
第5位:香蕉
香蕉含大量鉀、鎂和膳食纖維,可期望預防高血壓及動脈硬化;鉀亦可促進鈉的排出。
第4位:橄欖油
有明確的證據表明橄欖油可以降低動脈粥狀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橄欖油含有的n-9脂肪酸已被證明具有降低血壓的功效;另一重點是橄欖油容易融入日常烹飪中。
第3位:青魚類
青魚類富含不飽和脂肪酸DHA和EPA,可改善血液循環,預防血栓,而且食罐頭魚亦有效。青魚類也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是建構強健血管的原料,且DHA還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中性脂肪的作用。
第2位:冬菇
冬菇的鮮味成分香菇素具有降低壞膽固醇水平和防止血壓升高的功效;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吸收和排出膽固醇等脂質和碳水化合物,並軟化血管。另外冬菇亦富含鉀,可以排出鈉。
第1位:納豆
納豆中的黏性成分納豆激酶具有溶解堵塞血管的血栓的功效;納豆富含抗氧化劑異黃酮,有助於維持心臟和血管的健康,另外腸內環境的惡化是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之一。
推算190萬港人高血壓
根據香港衞生署2020-22年度的人口健康調查,香港15歲及以上人口中,高血壓的患病率為29.4%。以香港約650萬人口(15歲及以上)估算,意味約190萬人患有高血壓。相比2014年的患病率 27.7%(約180萬人),高血壓問題在香港或有增加趨勢。
高血壓病徵
高血壓一般沒有症狀,患者往往在出現併發症後才發現患病,所以高血壓常被稱為「隱形殺手」。不過血壓太高也可引致眩暈、視線模糊不清、頭痛、疲勞和面部發紅等症狀。
高血壓高危因素
超過90%的高血壓個案無法確定明確的病因。這些個案均診稱為原發性高血壓。一些高危因素令人較易患上高血壓,包括:
- 攝取過多鹽分
- 肥胖
- 靜態生活模式
- 吸煙
- 飲酒過量
- 睡眠不足
- 壓力
- 高血壓家族史
- 年齡越大等
少數病人可被確定病因,這些病因包括腎病、內分泌疾病和某些藥物。
高血壓預防方法
均衡和低鹽的飲食、保持體能活躍及適中體重、戒煙、避免飲酒和處理壓力均有助預防高血壓。另外,接受血壓量度能及早發現高血壓以作適當的治療,預防高血壓併發症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