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障礙症 豆漿 認知障礙症|全港10萬人患認知障礙症 專家推薦豆漿加1種粉預防失智 補充鈣質預防肌少症脂肪肝

認知障礙症|全港10萬人患認知障礙症 專家推薦豆漿加1種粉預防失智 補充鈣質預防肌少症脂肪肝

飲食營養

廣告

隨年漸長,患上肌少症、脂肪肝甚至實質症的風險顯著提高,如果透過飲食減低各種疾病風險就成為踏入中老年人士的重要課題。有台灣營養學專家就分享自己的一日三餐餐單,其中他習慣在無糖豆漿裡面加入3種粉,可預防脂肪肝形成之餘亦有助維持記憶力。

早餐飲豆漿必加「3種粉」

台灣61歲營養醫學醫生劉博仁日前於當地節目《小宇宙大爆發》中,分享自己的三餐飲食健康祕訣,有助預防踏入高齡後容易出現的失智及脂肪肝問題。早餐方面,其餐單通常包括半個五穀雜糧饅頭、一杯無糖豆漿及一隻雞蛋;為了增加蛋白質攝取,他會在豆漿中加入一匙蛋白粉。他強調長期缺乏蛋白質會導致肌肉量減少,增加患上肌少症風險。

除蛋白粉外,劉博仁還會在豆漿中加入適量的黑芝麻粉和卵磷脂粉,原因分別為:

  • 黑芝麻粉:富含維生素E和抗氧化物質,但需要磨成粉狀才能發揮最佳效果。
  • 卵磷脂粉:是腦部記憶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主要成分,對於維持記憶力和預防脂肪肝有顯著效果。

劉博仁指出,台灣約有30萬失智人口,認知功能退化的人數也不少,因此他從30多歲開始就持續補充卵磷脂粉。

午餐晚餐餐單

在午餐方面,劉博仁偏好選擇三文魚或鯖魚作為主食,有時也會選擇雞髀或雞胸肉。他自己的午餐飯盒通常包括一隻雞蛋、半碗米飯及三份蔬菜;晚餐餐單與午餐相似,包含半碗飯、三份蔬菜,搭配魚肉或雞肉,並交替食豆干、豆腐或雞蛋。最後,他會食4份1個番石榴,有時就會選擇蘋果或奇異果取代。

本港10萬人患認知障礙

據衛生署的資料顯示,本港每10名70歲或以上長者中,便有1人患上認知障礙症;而每3名85歲或以上長者中,則有1人患上認知障礙症。香港的認知障礙症患者人數估計達10萬人,預計到了2036年,全港的認知障礙症患者人口將高達28萬。

據荃灣港安醫院資料,認知障礙症又被稱為「老人痴呆症」、「腦退化症」或「失智症」。簡單而言,人的腦細胞在成年後會隨年齡增長而減少,但腦退化症患者的腦細胞死亡速度比正常快,令腦功能嚴重衰退,從而影響記憶、思考、行為及個人的自理能力,患者與家人的生活質素均會因此下降。

地中海飲食有助預防失智

港安醫院指認知障礙症雖未能根治,但越早介入及接受治療,便可更有效地舒緩及減輕病情。根據認知障礙評估的結果,醫生可按患者的病情安排藥物及非藥物治療。認知障礙症的舒緩方法可以減慢腦部退化的速度,除了要多用腦、多思考,保持腦部活躍外,還要攝取充足的維他命B12、 C和E;缺少維他命B12有可能導致腦退化症;維他命C及E有抗氧化作用,可保護神經細胞和對血管有益。外國有多項研究顯示,長者奉行多魚、多菜、少肉及用橄欖油的地中海式飲食方法,有助降低患腦退化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