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營養|大蒜降膽固醇抗氧化 營養專家推薦1種食法 8星期顯著降低壞膽固醇
廣告
大蒜在不少菜式裡面被用作調味,炸過或煎香的大蒜更是色香味俱全,不過有營養專家就提醒,過度的加熱會令大蒜的有益成份被破壞;有研究就顯示每天食用大蒜可減低壞膽固醇,不過就建議依照一定方法食用,以保存大蒜的活性成份。
大蒜素兼具抗氧化及降膽固醇功效
台灣營養醫學專家洪泰雄於其社交平台專頁撰文指出,大蒜中最具代表性的含硫化合物是大蒜素(Allicin);它由蒜胺酸(Alliin)在酵素作用下轉化而來,具有抗菌、抗氧化及降膽固醇的作用。
洪泰雄續指,肝臟是膽固醇合成的主要場所,合成過程中的關鍵酵素是HMG-CoA還原酶(HMG-CoA reductase)。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能抑制此酵素的活性,類似於Statin類降膽固醇藥物的作用,從而減少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降低血中總膽固醇及壞膽固醇(LDL)。
日食3瓣大蒜 8星期降壞膽固醇
洪泰雄引述研究結果指出,每天食用3瓣大蒜持續8個星期,能降低壞膽固醇約10%。一些臨床及動物研究也發現,每天攝取0.05到1.5公克的大蒜素或其衍生物(相當於數瓣生大蒜),可在數周至數月內降低壞膽固醇約5%到15%,同時長期攝取亦可能改善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及提升HDL(好膽固醇)。
1種食法保留大蒜營養
洪泰雄指出,生大蒜的大蒜素活性較高,但氣味強烈而刺激;加熱會降低大蒜素活性,但仍保留其他含硫化物如DADS、DATS,雖然效果較弱但仍有一定保護作用。若無法接受生食,他建議將大蒜切碎後靜置10分鐘再加熱,以保留較多活性成分。
建議配合運動及均衡飲食降壞膽固醇
總結而言,洪泰雄指每天食用3瓣大蒜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但需配合均衡飲食,減少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攝取,並結合長期運動、體重控制、戒菸戒酒及規律作息,才能達到最佳的血脂改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