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 飲食 老人斑|40歲起易有老人斑 醫生實測2項習慣改變 不靠保健品黑斑1年後消失

老人斑|40歲起易有老人斑 醫生實測2項習慣改變 不靠保健品黑斑1年後消失

皮膚護理

廣告

手上、臉上或手臂出現老人斑,是否可以透過飲食調整來改善?台灣家醫科醫生李思賢分享另一名美國醫生甘德里(Steven Gundry)經驗,指甘德里過去手上同樣布滿老人斑,但透過低糖化飲食和腸道健康的調整,一年內黑斑幾乎消失。

不單影響外觀 老人斑屬全身老化警號

家醫科醫生李思賢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甘德里的觀點,指出老人斑不僅是皮膚問題,更是全身老化的警示。當老人斑出現時,意味著心臟、腦和肺等器官也可能正在經歷氧化與纖維化反應,這是體內發炎和代謝失衡的縮影。

身體組織糖化致皮膚失彈性

甘德里認為,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組織因糖化而變得僵硬,導致皮膚失去彈性、心臟肌肉增厚、肺部彈性下降。在糖化過程中,糖分子與蛋白質結合形成糖化終產物,這些分子會破壞膠原蛋白,令皮膚暗沉、鬆弛並出現黑斑,同時也對內臟組織造成損害。

燒雞、煎燶牛扒易致皺紋形成

甘德里指出,高溫烹調的蛋白質會產生大量糖化終產物,例如糖醬烤雞和烤焦牛排,這類食物會刺激胰島素和發炎反應,促進黑斑和皺紋的形成。他建議以蒸、燉、低溫烘烤等溫和的烹調方式取代煎炸或炭烤,以減少體內的糖化負擔。

此外,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過高會加速組織生長與纖維化,導致皮膚提早老化。甘德里發現,飲食以扁豆、堅果、麻仁等植物性蛋白為主的人,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水平較低,不易產生黑斑或皮膚鬆弛。

飲食與生活方式改變屬關鍵

李思賢表示,甘德里手上的黑斑在一年內幾乎消失,並非依賴外用美白產品,而是透過低糖化飲食和腸道健康的調整。甘德里強調,外用保養品只能輔助,真正的解決方案在於飲食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從少糖化飲食開始,控制血糖波動、增加植物性蛋白、避免高溫焦化食物,並讓腸道菌相回到健康的平衡。「當內在環境年輕了,外在皮膚自然會跟著變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