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健康|飲食油膩非血管栓塞元兇? 醫生推薦2款油修復血管 少食1類食物減壞膽固醇積聚
廣告
不少人認為飲食太油膩會導致心血管堵塞,但有醫生提出這或非事實的全部;台灣減重醫生蕭捷健指出,油脂可能只是血管栓塞的「代罪羔羊」,其真正元兇其實是精製澱粉與糖分。他解釋指這類食物會造成胰島素阻抗,令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水平飆升,不但加劇血管發炎,更會令血管內皮變得脆弱。要有效修復血管及消炎,反而應該多攝取優質油脂,其實有3種油就特別推薦。
精製澱粉如「百潔布」 刮傷血管內壁誘發血栓
蕭捷健在社交平台撰文,以常見廚具比喻人的血管;他指健康人士的血管內壁應如易潔鑊的塗層般光滑,令血液流動暢通無阻。但如果長期進食白麵包、珍珠奶茶、饅頭等精製澱粉及糖分,它們進入血管後,就會化身成粗糙的「百潔布」。
當這些「百潔布」持續磨擦並刮傷血管內壁,便會導致血管內皮發炎及變得粗糙,容易令「壞膽固醇」(LDL)積聚,最終形成血栓。蕭捷健強調,引發問題的導火線並非膽固醇本身,而是由精製澱粉和糖所引起的血管發炎反應。
拆解血管發炎機制 精製澱粉或比豬油更危險
蕭捷健引述研究指出,若在飲食中以精製澱粉和糖來取代飽和脂肪,並不能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相比起大眾普遍會警惕的豬油、牛油等飽和脂肪,精製澱粉和糖更像一個「穿著無害外衣的墮落天使」,在人體內大肆破壞,產生胰島素阻抗及推高三酸甘油酯,令血管內皮變得脆弱不堪。
保護血管3大法則 揀啱食油有幫助
若想修復受損的血管內皮細胞並減少發炎,蕭捷健建議可從以下3方面著手,重新調整飲食策略:
1.掌握攝取澱粉時機
精製澱粉並非完全不能攝取,關鍵在於「時機」;若在身體休息時大量攝取精製澱粉,就更容易引起身體發炎;相反,若選在運動前後進食,則好比將汽油精準注入跑車油箱,能有效轉化為能量,幫助肌肉修復與生長,血糖表現也會相對穩定。
2.攝取好油修護血管
煮食時應避免使用大豆油,改用特級初榨橄欖油或牛油果油等優質油脂。這些好油具備強力抗發炎功效,用它們來煮飯,就如同為血管壁刷上一層保護漆,預防損傷。
3.善用魚油
深海魚油富含Omega-3脂肪酸,被視為最強的「消防隊」,適量補充有助撲滅體內的發炎之火,減少血管發炎症狀。
